[发明专利]一种高铁列车不停车上下旅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92147.9 | 申请日: | 202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9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邓明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明权 |
主分类号: | B61K1/00 | 分类号: | B61K1/00;B61D19/02;B6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停车 上下 旅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铁列车不停车上下旅客的方法。由前后均设有对接舱门的转接车2和尾部设有对接舱门的高铁列车1配合实施。转接车2预先停靠站台。装上上车的旅客,当高铁列车1经主线驶来时,转接车2择机起动,经岔道驶入主线加速追赶高铁列车1,高铁列车1可适当减速,当两车靠近速度相同时实现对接。对接后舱门打开,转接车2上的旅客进入高铁列车1,高铁列车1里下一站要下车的旅客随后进入转接车2。然后关闭舱门两车分离。分离后的高铁列车1继续前行将与下一站的转接车对接。分离后转接车2则驶向下一站送车上旅客下车。各站依次重复此过程。高铁列车1则可全程不停车上下旅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铁列车运行管理领域,具体涉及旅客上下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铁列车旅客上下是这样进行的:高铁列车到站前旅客先行检票进站在站台上等待,高速行驶的高铁列车到站之前先减速,通过岔道缓缓进入站台旁的轨道停稳,然后打开车门,到站的旅客先通过车门下车,然后在站台上等待的旅客通过车门上车,上车完毕后车门关闭,高铁列车缓缓起动开行,通过岔道併入主线,再加速达到正常的行驶速度。这种旅客上下方式佔用了相当一部分高铁列车运行时间,尤其在停站多时更是如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提高高铁列车运行效率的一种旅客上下车的方法,在高铁列车不停车的情况下实现旅客上下车。
本发明需在高铁列车经过的每一站配备转接车一辆,转接车与现有高铁列车车厢相同,但前后端设有特殊设计的对接舱门,转接车有动力装置,可以单独在高铁轨道上高速运行。在高铁列车的尾部车厢也设有特殊设计的对接舱门,可以在高铁列车尾部与转接车对接。
现在用高铁列车与转接车在两个车站之间的运行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附图中的ABCDE分别表示高铁列车不停车上下旅客的5个阶段。图中A、高铁列车1即将经过第1站,第1站的转接车 4已停在站台旁边,已检票的旅客也全部进入转接车4。图中B、高铁列车驶过第1站,转接车4择机起动,经岔道併入主线2追赶高铁列车1。图中C,追赶的过程中转接车4加速,高铁列车适当减速,当两车靠近速度相同时实现对接。对接后舱门打开,转接车4上的旅客进入高铁列车1,高铁列车1上的第二站下车的旅客则进入转接车 4,然后舱门关闭。图中D、转接车4与高铁列车1分离。图中E分离后的转接车4载着第二站下车的旅客经第2站岔道6驶入第2站,车上旅客在第2站站台7下车。分离后的离铁到车1在主线2上继续前行,并与第2站转接车8(已装满上车旅客)对接。如此重复,高铁列车1可实现全程不停车上下旅客。
本发明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可以在现有高铁线路设施不作改变的条件下实施。仅需增加前后加装对接舱门的转接车(可用现有高铁列车车厢改制)和高铁列车尾部车厢加装对接舱门。实施本发明的成本较低。
转接车和高铁列车的对接可以借鉴太空飞船和空间站的对接技术,转接车和高铁列车是在同一固定轨道上对接相对简单容易,完全可以实现人工对接或自动对接。
我国现有高铁通车里程已超过2.9万公里,累计发送旅客达 70亿人/次以上。高铁列车不停车上下旅客的方法如果实现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中ABCDE分别为高铁列车不停车上下旅客的5个阶段图。图中1、高铁列车,2、铁道主线,3、第一站岔道,4、第一站转接车,5、第一站站台,6、第二站岔道,7、第二站站台,8、第二站转接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明权,未经邓明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2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