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明挖暗做施工注浆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94822.1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8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尹波;刘旭平;张博;王候虎;刘林梅;王为武;李昀春;王宝元;任俊东;李春江;王晶晶;李佳欣;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张志祥 |
地址: | 03000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洞口 偏压 明挖暗做 施工 注浆机 | ||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明挖暗做施工注浆机。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完成注浆的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明挖暗做施工注浆机。一种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明挖暗做施工注浆机,包括有底架、搅拌器、抽液泵、输送管、注浆管和万向轮,底架上安装有用于对泥浆搅拌的搅拌器,搅拌器上安装有用于抽送泥浆的抽液泵,抽液泵上连通有输送管,输送管上端连接有用于为小导管注浆的注浆管,底架底部均匀转动式设有四个万向轮。通过电动推杆带着注浆管伸入小导管内自动进行注浆,在小导管内部注满泥浆后使控压机构受压,控压机构便使注浆管从小导管内弹出,无需人工控制,避免泥浆溢出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明挖暗做施工注浆机。
背景技术
随着隧道工程项目数量逐年地增多,在一些山岭重丘地区,受到地形以及地质条件影响,一些洞口段存在偏压情况,针对这一现象现有技术是采用明挖暗做的施工工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洞口施工,既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保证了现场施工质量,又极大的提高了洞口施工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小导管对安装的钢拱架进行固定,以及对洞顶的支撑固定,安装好小导管,对小导管注浆以提高其稳定性。
一般在注浆时,需要在洞口搭建架子,然后工作人员爬上架子使用注浆机对小导管一一注浆,如此工作人员在攀爬架子时易跌落,存在安全隐患,且手持注浆管对小导管注浆的方式,操作较为繁琐,影响工期,并且在注浆时,较难了解到小导管内部是否注浆充分,只能在泥浆溢出时停止注浆,造成泥浆溢出浪费。
鉴于上述原因,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完成注浆的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明挖暗做施工注浆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通过人工操作注浆机为小导管注浆的方式,较为繁琐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完成注浆的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明挖暗做施工注浆机。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明挖暗做施工注浆机,包括有底架、搅拌器、抽液泵、输送管、注浆管和万向轮,底架上安装有用于对泥浆搅拌的搅拌器,搅拌器上安装有用于抽送泥浆的抽液泵,抽液泵上连通有输送管,输送管上端连接有用于为小导管注浆的注浆管,底架底部均匀转动式设有四个万向轮,还包括有推进机构、移动机构和控压机构,注浆管上设有能够自动将注浆管推进小导管内部的推进机构,进料机构上设有能够自动带着注浆管移动,从而使注浆管对准小导管入口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设有在小导管内部注浆完毕后,使注浆管自动弹出的控压机构。
进一步的是,推进机构包括有活塞杆、伸缩块、拉伸弹簧、电动推杆、移动块和磁铁环,注浆管上固定有活塞杆,活塞杆上滑动式设有伸缩块,伸缩块与注浆管卡接,电动推杆伸缩杆与伸缩块相连,电动推杆位于注浆管上方,伸缩块与活塞杆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电动推杆上固定有移动块,活塞杆外侧固定有磁铁环,用于提高与小导管内部的紧密性。
进一步的是,移动机构包括有支撑块、传输轴、转动杆、铰接杆、推动杆、固定架、滑杆、输送轮、电机、同步带和卡紧弹簧,移动块上对称固定有滑杆,两滑杆上均滑动式且转动式设有转动杆,两传输轴转动式地连接在支撑块内部,两转动杆下侧均与相近的传输轴转动式相接,支撑块中间固定有固定架,两转动杆下侧均铰接有两铰接杆,铰接杆上均铰接有推动杆,推动杆均与固定架滑动式相连,推动杆与固定架内部之间均连接有卡紧弹簧,卡紧弹簧始终具有将对应的两推动杆向相互远离方向移动的趋势,传输轴上均固定有输送轮,支撑块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相近的一根传输轴相连,两传输轴上套有同步带,同步带位于支撑块内部。
进一步的是,控压机构包括有支撑杆、卡齿、扭力弹簧、滑动杆、接触杆、扭转弹簧、压缩弹簧和齿条,固定架上靠近注浆管的一侧对称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卡齿,卡齿与支撑杆连接处涂有阻尼物质,以使卡齿缓慢转动,卡齿与支撑杆之间连接有两扭力弹簧,活塞杆上滑动式设有滑动杆,滑动杆与注浆管卡接,滑动杆与活塞杆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滑动杆上靠近卡齿的一侧转动式设有接触杆,接触杆与滑动杆之间连接有扭转弹簧,接触杆与卡齿接触,注浆管底部固定有齿条,齿条靠近卡齿能够与其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4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