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花生含油量相关主效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96080.6 | 申请日: | 202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2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瑾;杨永庆;李玉荣;程增书;苏俏;金欣欣;宋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6B20/20 | 分类号: | G16B20/20;G16B20/30;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张培元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含油量 相关 数量 性状 基因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与花生含油量相关主效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及其应用,主效QTL命名为qCOA08_1和/或qCOA08_2,qCOA08_1位于花生基因组的第8个连锁群中,其标记区间为Chr.08_38056541‑Chr.08_40978133;qCOA08_2位于花生基因组的第8个连锁群中,其标记区间为Chr.08_44887537‑Chr.08_46776535。本发明提供的技术能够用于花生含油量相关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与花生含油量相关主效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及应用分析。
背景技术
花生作为人类优质食用油的重要来源,已在100多个国家广泛种植。根据FAOSTAT(http://faostat3.fao.org/)公布的数据,全球花生荚果的年产量已经超过4400万吨,而中国占全球花生产量的38%,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即便如此,国内的花生产量仍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用花生油需求,而且由于中国现有耕地有限,通过增加耕地来增加花生产量是不现实的。据报道,花生含油量每增加1%,油脂加工的经济效益就会增加7%(Shasidhar et al.2017)。因此,提高花生单产和含油量以缓解不断增长的需求一直是全球花生育种计划的主要目标。
然而,几乎所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性状都是复杂的,数量性状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很大影响(Baring et al.2013;Wilson等,2013;Cui等,2020;Chen等人2019)。例如,Chen等人(2019)估计了多种环境下的几种产量相关性状。供试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力在0.34~0.93之间,方差分析结果显示RIL群体间、环境间及RIL×环境互作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连续的数量性状和交替株系之间的边际变异会使田间试验中很难区分表现最好的株系。因此,弄清遗传力和遗传方式,有利于育种人员制定育种策略。目前,油脂含量的测定需要比较困难的过程,只有在收获后才能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提高含油量的育种策略被认为是一项成本高、效率低、耗时长的工作。在现代育种中,通过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可以在早期快速从种质资源中选择感兴趣的性状,且不受复杂环境的影响。MAS在培育具有一些复杂数量性状的优良作物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如棉花、水稻和普通大豆(Tian et al.2021;Hulsekemp et al.2015;Shi等。2021)以及动物育种中(Chen等。2022)。然而,MAS的建立必须在特定的、有用的基因或QTL定位成功的条件下进行。
为了实现MAS育种目标,育种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有价值的QTL。在世界各地的许多情况下,确定花生油含量的QTL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育种工作,将是旨在确保人类食用油供应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尽管育种家已经认识到MAS育种的重要性,但挖掘遗传资源提高花生油含量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大豆等其他油料作物,尤其是功能基因的克隆。由于花生品种缺乏相关的有利基因资源,利用MAS选育高油花生品种仍难以实现。因此,探索遗传资源,进一步通过图位克隆方式获得增加籽粒含油量有利基因,可以促进花生MAS育种,加快育种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种与花生含油量相关主效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及其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筛选与花生含油量相关的基因的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筛选候选基因,首先对两个亲本花生品种冀花5号JH5和开选01-6KX01-6进行基因组变异的比较,经过筛选在JH5和KX01-6两个候选区域之间识别出高质量的可变SNPs和Indels,去除分布在内含子、基因间区域和编码区下游及其他不能导致功能缺失的变异,保留分布在5'-UTR、3'-UTR、上游、剪接和外显子编码区的变异,所得变异对应的基因确定为候选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6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