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的假睫毛制作设备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99818.4 | 申请日: | 2022-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9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友智能装备(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G5/02 | 分类号: | A41G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广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001 | 代理人: | 李健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假睫毛 制作 设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的假睫毛制作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上机箱、处理器和运行控制系统,所述上机箱的下侧设置有电控柜,所述处理器,安装于电控柜的内部,所述上机箱的外表面设置有视窗,所述电控柜的顶面螺栓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制作组件和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组件包括主线放线机构、睫毛线放线机构、睫毛线拉线机构、睫毛线收缩机构、睫毛线编织机构,所述主线放线机构设置于底板一侧,用于主线的放线工序;所述睫毛线放线机构设置于主线放线机构的相对侧,用于睫毛线的放线工序;所述睫毛线拉线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模组和第二扯线模组,该装置解决了当前假睫毛自动化智能制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假睫毛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的假睫毛制作设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假睫毛制作方法通常采用手工制作,具体为将细短的睫毛线依次排列插入模具中,在模具中摆平,取裁剪水平线,定好水平线后,使用黏胶固定,之后使用切刀将多余睫毛线切除,使得睫毛线在黏胶粘附作用下,进行后续的夹翘工序,这样的制作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且效率低,因此欲将假睫毛的制作过程使用机械化生产,达到智能化生产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假睫毛制作设备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的假睫毛制作设备,包括上机箱、处理器和运行控制系统,所述上机箱的下侧设置有电控柜,所述处理器,安装于电控柜的内部,所述上机箱的外表面设置有视窗,所述电控柜的顶面螺栓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制作组件和接线盒,所述制作组件包括主线放线机构、睫毛线放线机构、睫毛线拉线机构、睫毛线收缩机构、睫毛线编织机构,所述主线放线机构设置于底板一侧,用于主线的放线工序;所述睫毛线放线机构设置于主线放线机构的相对侧,用于睫毛线的放线工序;所述睫毛线拉线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模组和第二扯线模组;所述睫毛线收缩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模组和第一扯线模组;所述第一送线模组、第二送线模组和编织模组,所述编织模组设置于底板的顶面中部,所述第一送线模组、第二送线模组分别设置于编织模组的两侧。
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运行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和编织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触摸屏、控制按钮和提示灯,用于控制内部工序的启动与停止,同时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运行参数设定,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启动按钮,所述主控模块通过处理器电信号控制制作组件的运行,所述编织模块包括夹持单元、固定单元和翻转单元。
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固定模组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一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直线电机,且第一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左右移动部,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左右移动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左右移动部的顶面固定有第一气动部,所述第一气动部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上下移动部,所述第一上下移动部的输出端与第一扯线模组相固定,所述第一扯线模组包括第一前后移动部,所述第一前后移动部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扯线部。
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固定模组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二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直线电机,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一侧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左右移动部,所述第二左右移动部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动部,所述第二气动部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前后移动部,所述第二扯线模组设置于第二前后移动部的顶面一侧,所述第二扯线模组包括第二扯线柱部,所述第二扯线部与第二前后移动部相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送线模组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引线部;
所述第二送线模组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引线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上表面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引线轮,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引线轮中间均设置有引线管,所述夹持部由气动构件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友智能装备(江苏)有限公司,未经通友智能装备(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9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船用全回转电推安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