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00379.4 | 申请日: | 202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6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谭忠宏;黄伟明;翟广明;黄明年;汤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立奥电梯(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26 | 分类号: | B66B5/2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汇邦智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4 | 代理人: | 李伙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主动 安全 缓冲 结构 | ||
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包括井道,所述井道内设有缓冲带,所述井道内设有使缓冲带保持靠向井道内壁面状态的多个连接件,所述井道上设有用于带动缓冲带从连接件脱开并横跨于井道中部的驱动单元,所述缓冲带的一端与井道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有用于根据电梯轿厢下降速度控制驱动单元工作的控制器。当控制器获知电梯轿厢超速下降时,控制器启动驱动单元带动缓冲带从连接件上挣脱并横跨于井道的中部,对正在超速下降的电梯轿厢进行拦截缓冲,达到提前缓冲的效果,有效降低电梯轿厢下降的速度和冲击力,让缓冲带与井道底坑内的缓冲器进行组合缓冲减震,实现双重缓冲减震的目的,保证乘客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行十分频繁,而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例如快速坠落的情况,现有的电梯在遇到故障发生快速坠落时,虽然可以通过井道底坑内的缓冲器缓冲电梯轿厢超速下降时产生的冲击力,但是电梯轿厢超速下降时对底坑内缓冲器的冲击力较大,导致电梯轿厢的底部与底坑内缓冲器接触后,底坑内缓冲器很快就被压缩到其缓冲行程的极限位置,还是存在瞬间冲击力过大、不能有效进行减震的情况,安全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当前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主动安全缓冲带结构,包括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内设有缓冲带,所述井道内设有使缓冲带保持靠向井道内壁面状态的多个连接件,所述井道上设有用于带动缓冲带从连接件脱开并横跨于井道中部的驱动单元,所述缓冲带的一端与井道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有用于根据电梯轿厢下降速度控制驱动单元工作的控制器。
在本发明中,所述缓冲带采用柔性吊装带。
在本发明中,所述连接件为绑带,所述绑带的首尾两端通过魔术贴结构相连接,绑带首尾相连后将缓冲带绑住。
在本发明中,所述井道的内壁面上或/和井道内的对重导轨支架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供绑带一端穿过的穿插环。
在本发明中,所述连接座的顶面为能够承托缓冲带的承托平面。
在本发明中,所述缓冲带的一端通过弹簧缓冲组件与井道连接。
在本发明中,所述弹簧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底座、缓冲升降轴、缓冲压板、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底座固定在井道的内侧壁上,所述缓冲底座上设有竖直通孔,所述缓冲升降轴的上端从缓冲底座的底部穿过竖直通孔;所述缓冲升降轴的底部设有缓冲连接环,所述缓冲带的一端绑在缓冲连接环上;所述缓冲压板和缓冲弹簧均套装在缓冲升降轴外,所述缓冲升降轴的顶部螺纹套装有缓冲限位螺母;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抵在缓冲底座的顶面上,顶部抵在缓冲压板的底面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井道相对的两内壁面上均设有导绳座,所述导绳座上设有供缓冲带导向的导绳通道,所述导绳通道从左至右贯穿导绳座,所述缓冲带从导绳通道中穿过。
在本发明中,所述驱动单元为缓冲曳引机。
在本发明中,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有速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置有缓冲带,该缓冲带在常态下通过连接件固定,保持靠向井道内壁面状态;当控制器获知电梯轿厢超速下降时,控制器启动驱动单元带动缓冲带从连接件上挣脱并横跨于井道的中部,对正在超速下降的电梯轿厢进行拦截缓冲,达到提前缓冲的效果,有效降低电梯轿厢下降的速度和冲击力,让缓冲带与井道底坑内的缓冲器进行组合缓冲减震,实现双重缓冲减震的目的,保证乘客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立奥电梯(广东)有限公司,未经法立奥电梯(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0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