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锰无磁钢轧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03417.1 | 申请日: | 2022-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3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泽;王东;王童;申富祖;杨新龙;刘国良;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1D9/00;C21D11/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代理有限公司 62100 | 代理人: | 王娜 |
地址: | 7351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锰无 磁钢 轧制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工艺制造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锰无磁钢轧制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高锰无磁钢轧制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该工艺包括将高锰无磁钢倍尺板坯采用火焰切割的方式进行切割、采用表面修磨的方式进行缺陷消除、高锰无磁钢钢坯利用推钢式加热炉进行加热、温度选择1100℃‑1250℃、终轧温度低于960℃、及时调整异常板坯展宽点和第一道次压下位置、大压下量多道次矫直,保证终矫温度控制在500℃以上等工序,本发明根据无磁钢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割嘴采用火焰切割的方式,同时及时清理割瘤,防止割瘤在后续轧制过程中影响钢的表面质量,合理的解决了无磁钢的切割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加工工艺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锰无磁钢轧制工艺。
背景技术
高锰无磁钢(20Mn23AlV)由于其稳定组织和性能,加之常温状态下奥氏体组织的低磁性,有效降低磁场的涡流效应产生的能量损失,被广泛的应用于变压器等无磁结构件,同时在国防军工、高新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高锰无磁钢(20Mn23AlV)倍尺板坯常温组织为奥氏体,压力切割对于设备要求较高,成本投入较大,现有技术无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高锰无磁钢轧制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锰无磁钢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高锰无磁钢倍尺板坯采用火焰切割的方式进行切割,同时及时清理割瘤;
步骤2)、在浇注过程中铸坯表面形成较深的振痕,一般该位置存在裂纹缺陷,本方法采用表面修磨的方式进行缺陷消除,采用表面修磨的方式对切割后的钢坯进行缺陷消除,上表面去除4mm,下表面去除2mm;
步骤3)、之后对步骤2)中的高锰无磁钢钢坯利用推钢式加热炉进行加热,温度选择1100℃-1250℃;
步骤4)、轧制过程中,开轧温度控制在1050-1150℃,终轧温度低于960℃;
步骤5)、及时调整异常板坯展宽点和第一道次压下位置,第一道压下量适当减小控制在20mm以内,控制成品道次压下量15%以内,咬入速度控制在3m/s以内;
步骤6)、大压下量多道次矫直,保证终矫温度控制在500℃以上。
进一步地,步骤4)中在轧制过程中需除鳞,且除鳞道次控制在2道次以内。
进一步地,步骤4)中轧制过程中在轧制12mm厚度以下无磁钢时关闭辊道冷却水减缓温降。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高锰无磁钢(20Mn23AlV)倍尺板坯常温组织为奥氏体,压力切割对于设备要求较高,成本投入较大。本发明根据无磁钢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割嘴采用火焰切割的方式,同时及时清理割瘤,防止割瘤在后续轧制过程中影响钢的表面质量,合理的解决了无磁钢的切割问题。
酒钢中板加热炉为推钢式加热炉,推钢过程中钢坯在水梁上横向运动,属于硬摩擦,板坯在高温状态(大于1250℃)变软,存在划伤问题,且加热炉水量之间宽度为1600mm,对于板坯尺寸进行限制。另一方面板坯与水梁之间接触,若钢坯温度低于1100℃,水梁带走板坯下表面的温度,加热炉过程必然导致下表面加热不均匀问题,影响后续的生产轧制,因此控制加热温度在1100℃-1250℃,可解决上述问题。
无磁钢相比其他奥氏体不锈钢高温下抵抗变形能力强,塑性差,轧制过程金属的流动性不好,变形抗力高导致钢板翘头现象,对轧机导卫产生一定的冲击,影响设备寿命,故而本发明选用开轧温度为1050-1150℃。
本发明除鳞道次控制在2道次以内,以此降低温降减小高温下材料的变形抗力,易于金属的塑性流动。本发明轧制高锰无磁钢无磁钢前8道次不设精除鳞;轧件厚度小于20mm时不设精除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3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