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巡检机器人电池组井下安全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03816.8 | 申请日: | 2022-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5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文;黄春;佘影;秦伟;罗明华;方崇全;张海峰;朱兴林;向兆军;陈雨;张先锋;孙柳军;周斌;游磊;刘宴驰;饶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H02M1/34;H02M3/337;H02M3/158;H02M7/06;H0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巡检 机器人 电池组 井下 安全 充电 方法 | ||
1.一种煤矿巡检机器人电池组井下安全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固定式充电站和移动式巡检机器人搭载的本安充电电路连接;
所述固定式充电站由多个本安电源及单片机控制器组成,输出4路本安电源供移动巡检机器人使用,多路本安电源输出汇集在充电端,供移动巡检机器人受电端进行对接;巡检机器人需要充电时,自主向固定式充电站附近移动,巡检机器人自身受电端与充电站充电端进行对接,充电站单片机控制器检测到对接成功后接通开关S1~S4输出4路本安电源,巡检机器人充电电路进行工作对自身电池组进行充电;充电站通过无线接收到巡检机器人充电完成信号后,关断S1~S4切断4路本安电源输出,充电过程完成;
移动式巡检机器人搭载的本安充电电路由隔离电路和充电电路构成,隔离电路对每路输入的本安电源进行隔离,隔离后进行串联,通过电源变换电源对电池组进行充电;
移动巡检机器人电池组充电电路实现4路本安电源隔离变换及电池充电功能;本安电源通过隔离变换实现本安电路与非本安电路的电气隔离;4路隔离后的电源输出进行串联提高输出电压从而得到大功率电源,通过单片机进行BUCK电源变换,同时采集电池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温度信息,实现电池组充电过程控制及管理;
移动巡检机器人搭载的充电电路包括上电缓冲电路、原边推挽变换电路、整流电路、电压反馈环路、电流反馈环路和顺序启动控制电路;电路采用浇封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巡检机器人电池组井下安全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推挽变换电路、电压反馈环路和整流电路构成隔离开关电源变换电路;
U1为推挽开关电源控制芯片,输出两路PWM信号控制Q2、Q3完成推挽式开关电源变换;OP3A、D8构成电压反馈电路,使开关电源输出稳定电压;D6、D7、L1、C6构成整流电路,将隔离变换后的脉动电压整流为直流电压;U1芯片FB引脚为误差放大反相输入端,当此引脚电位为高时,U1芯片停止工作从而关闭开关电源电压输出,此引脚用作开关电源是否工作的使能控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巡检机器人电池组井下安全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反馈环路包括电流检测及电流比较电路,电流反馈环路检测组合电源正极的输出电流,同时输出4个反馈信号送入4路开关电源变换电路中,以便4路隔离开关电源的输出电流总是保持一致;当组合电源输出电流小于最大输出电流Imax时,无反馈信号输出,每个开关电源工作在电压模式,确保输出电压稳定在某个范围内;Imax=0.7/R23;当组合电源输出电流达到输出电流Imax后,输出反馈信号送入4路开关电源变换控制芯片COMP控制脚,控制芯片使组合电源输出电流稳定在Imax。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巡检机器人电池组井下安全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序启动控制电路为输出电压检测电路;
当第1路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即PWR1+/PWR1-间的电压值大于一定值时光耦OP3导通,输出解锁信号,解锁信号输入到下一级的开关电源工作使能控制端进行解锁,则此路开关电源正常启动;依次类推,实现4路隔离推挽开关电源的自上而下的顺序启动,以在PWR1+与PWR4-之间逐渐建立输出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矿巡检机器人电池组井下安全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巡检机器人搭载的充电电路由BUCK电源变换电路、电流检测、电压检测和单片机组成;
Q6、Q7及外围驱动电路构成BUCK电源变换电路,U4为同步驱动芯片,使Q7工作在同步开关状态,减小BUCK电源的开关损耗;R15为检流电阻,U3为电流放大芯片,输出信号供单片机监视充电电流;R17、R18为分压电阻,供单片机监视实时充电电压;单片机通过采集电压、电流信号,输出PWM信号实时控制Q6进行BUCK电源变换,完成电池组充电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38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RRT的改进全局路径规划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晶体生长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