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物组件和基于透射成像的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05402.9 | 申请日: | 2022-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5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九龙;卢佳;赵兵;王抗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睿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B25H1/20;B25H1/12;G21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陈舒维;宋志强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基于 透射 成像 检测 装置 | ||
1.一种载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盘(30),所述托盘(30)的上表面具有用于承载待检测对象的承载平面(300);
射线屏蔽构件(50),所述射线屏蔽构件(50)具有避让所述承载平面(300)的旁置位姿、以及堆叠在所述承载平面(300)之内的校准位姿;
执行机构(70),用于执行所述射线屏蔽构件(50)在所述旁置位姿与所述校准位姿之间的切换操作;
其中,被置于所述校准位姿的所述射线屏蔽构件(50)用于在基于透射成像得到的校准图像中形成射线屏蔽区域,所述射线屏蔽区域在所述校准图像中的区域尺寸用于确定校准尺寸转换系数,所述校准尺寸转换系数用于在所述射线屏蔽构件(50)置于所述旁置位姿时,确定所述待检测对象的目标对象构造在基于透射成像得到的检测图像中的构造物理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操作包括:
用于将所述射线屏蔽构件(50)置于所述校准位姿的安置操作;
用于将所述射线屏蔽构件(50)置于所述旁置位姿的收纳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线屏蔽构件(50)包括柔性屏蔽介质(52);
所述安置操作包括:将所述柔性屏蔽介质(52)平铺于所述托盘(30);
所述收纳操作包括:所述柔性屏蔽介质(52)卷曲在所述托盘(30)的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70)包括:
支撑轴(751),所述支撑轴(751)装设在所述托盘(30)的边缘处;
动力模组(752),所述动力模组(752)装设在所述托盘(30)的边缘处,并且,所述动力模组(752)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轴(751)转动;
柔性帘布(753),所述柔性帘布(753)被所述支撑轴(751)支撑为在与所述承载平面(300)重叠的区域内延伸;
其中,所述柔性屏蔽介质(52)涂敷于所述柔性帘布(753);
并且,响应于所述支撑轴(751)的转动,所述柔性帘布(753)带动所述柔性屏蔽介质(52)移动,以使得:
当所述柔性屏蔽介质(52)在与所述承载平面(300)重叠的区域平随所述柔性帘布(753)铺于所述托盘(30)时,所述射线屏蔽构件(50)被置于所述校准位姿;
当所述柔性屏蔽介质(52)随所述柔性帘布(753)卷曲缠绕在所述支撑轴(751)时,所述射线屏蔽构件(50)被置于所述旁置位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30)的下表面具有与所述承载平面(300)重叠的凹槽(31);
所述凹槽(31)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托盘(30)的边缘处;
所述支撑轴(751)装设在所述凹槽(31)的端部;
所述柔性帘布(753)沿所述凹槽(31)延伸,以使得平铺于所述托盘(30)的所述柔性屏蔽介质(52)位于所述凹槽(3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31)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托盘(30)的相反两侧的边缘处的两个端部,所述支撑轴(751)成对地布置在所述凹槽(31)的两个端部,所述动力模组(752)与其中一根所述支撑轴(751)传动连接,所述柔性帘布(753)封闭环绕成对布置的所述支撑轴(751);
和/或,
所述凹槽(31)的槽壁具有导轨(32),所述柔性帘布(753)的边缘与所述导轨(32)滑动配合,以使得在所述凹槽(31)中平铺于所述托盘(30)的所述柔性屏蔽介质(52),与所述凹槽(31)的槽底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线屏蔽构件(50)包括流体屏蔽介质(53);
所述安置操作包括:将所述流体屏蔽介质(53)注入所述托盘(30);
所述收纳操作包括:将所述托盘(30)内的所述流体屏蔽介质(53)抽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睿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睿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54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