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腐耐震型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12383.2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9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勇;毛萌萌;李藏哲;张国珍;杨帅;国彤;柳海燕;李世伟;孙其战;郑檩;王青杨;安猛;庞素娥;石磊;石新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中裕铁信防水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12;B32B5/02;B32B27/32;B32B7/14;B32B27/08;B32B27/40;C08L23/08;C08L23/06;B29C69/02;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申素霞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腐 耐震 防水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腐耐震型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防腐耐震型防水材料中,无纺布两面分别涂覆有PE膜和EAA膜,EAA膜可以防护无纺布减轻或免受腐蚀介质的侵蚀,改善了普通无纺布的耐腐蚀性能,减弱隧道内腐蚀介质对防水层的侵害;PE膜为无纺布与胶粘层的粘接提供界面。胶粘层实现防腐无纺布与耐震防水层的物理粘接。耐震防水层中的两层EVA防水层的防水效果优异,两层EVA防水层中间的聚氨酯层具有吸震性强、强度高、减震缓冲的特性,从而达到减震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防腐耐震型防水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震性、粘结性能和耐酸碱腐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腐耐震型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隧道等地下工程的主体是处于天然介质环境中的人工地下结构,易被衬砌腐蚀。尤其在南方富含腐蚀性介质地区,地下水容易沿衬砌的孔洞渗流到衬砌内侧成为隧道渗漏水,对衬砌混凝土产生侵蚀作用,造成衬砌腐蚀。地下工程的防水层一般采用缓冲层(如无纺布)和防水板组合。
地震作用力主要为水平剪切和竖向拉伸,其对地下工程的防水结构破坏较大,易产生洞口仰坡坍塌、巨石破坏、衬砌开裂错断坍塌、仰拱隆起开裂、透水、瓦斯泄露等隧道震害问题。而传统的防水板本体硬度较大,受地震作用力时很容易被破坏,加之普通无纺布缓冲层对于酸性物质不具有过滤作用,很容易造成腐蚀性水质侵蚀防水板,从而造成防水层失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腐耐震型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耐震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腐耐震型防水材料,包括依次层叠的防腐无纺布层、胶粘层和耐震防水层;
所述防腐无纺布层包括依次层叠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膜、无纺布和聚乙烯膜;所述聚乙烯膜与所述胶粘层接触;
所述耐震防水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EVA防水层、聚氨酯层和第二EVA防水层;所述耐震防水层的第一EVA防水层或第二EVA防水层与所述胶粘层接触。
优选地,所述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膜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制备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40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60~90份,光稳定剂0.5~1.5份和抗氧剂0.5~1.5份;
所述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膜的厚度为0.02~0.05mm。
优选地,所述无纺布的克重为300~380g/m2。
优选地,所述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01~0.03mm。
优选地,所述第一EVA防水层和第二EVA防水层独立地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制备原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0~30份,茂金属聚乙烯30~4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40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3~8份,光稳定剂0.5~1.5份和抗氧剂0.5~1.5份;
所述第一EVA防水层和第二EVA防水层的厚度独立地为0.5~0.7mm。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层的厚度为0.3~0.5mm。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防腐耐震型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膜、无纺布和聚乙烯膜依次层叠后第一热压,得到防腐无纺布层;
在所述防腐无纺布层的聚乙烯膜表面粘附胶粘层;
将第一EVA防水层、聚氨酯层和第二EVA防水层依次层叠后第二热压,得到耐震防水层;
在所述胶粘层的另一表面粘附所述耐震防水层,得到所述防腐耐震型防水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中裕铁信防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衡水中裕铁信防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2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