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幕墙门套与玻璃雨蓬组合结构的设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12389.X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6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蔡元新;马博;罗永富;何妃贤;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瑞昊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3;G06F30/28;E04G21/14;E04B2/96;E04F10/00;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邓易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幕墙 玻璃 雨蓬 组合 结构 设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幕墙门套与玻璃雨蓬组合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创建三维模型,所述三维模型包括玻璃雨蓬及其支撑龙骨的三维模型;
S200,将所述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为多个网格,并在不同的风速条件下对三维模型进行流场分析获得不同的风速作用下的表面风压分布;
S300,将与三维模型中玻璃雨蓬及其支撑龙骨连接的区域有交集的网格记为支承网格,依次计算不同的风速作用下的表面风压分布下各个支承网格的支承容忍度;
S400,筛选出支承容忍度出现结构强度脆化的支承网格记为脆化位置;
S500,去除三维模型中的支撑龙骨,并通过三维网格补洞算法对三维模型中去除支撑龙骨后的缺口进行补洞;
S600,对三维模型中各个脆化位置进行结构补强操作从而获得去除支撑龙骨后的玻璃雨蓬的三维模型;
其中,在S300中,依次计算不同的风速作用下的表面风压分布下各个支承网格的支承容忍度的方法为:依次将各个风速对应的表面风压分布构成的有序集合作为风压集合FP;以支承网格中所有点在表面风压分布的对应位置的风压值的平均值作为支承网格的风压值;以风压集合FP中第i个风速对应的表面风压分布为fp(i),i是风压集合中表面风压分布的序号,i∈[1,N],N是风压集合FP的大小;
对于每个支承网格,令i在 [2,N-1] 的范围内依次遍历各个fp(i),如果支承网格在fp(i)的对应位置上首次满足Sup(fp(i-1))<Sup(fp(i))并且Sup(fp(i))>Sup(fp(i+1)),则标记fp(i)为所述支承网格的局部最大分布;其中,Sup()为支承网格在表面风压分布的对应位置的风压值;计算各个支承网格的支承容忍度Suptore:
Suptore= exp(|MaxUP-MinUP|)÷exp(UPA);或者,Suptore= exp(|UP1-UP2|)÷exp(UPA);
其中,UPA为支承网格在局部最大分布的对应位置的风压值;MaxUP为支承网格在风压集合FP的各个表面风压分布的对应位置的风压值中的最大值;MinUP为支承网格在风压集合FP的各个表面风压分布的对应位置的风压值中的最小值;exp为指数函数;UP1为支承网格在风压集合FP的局部最大分布的前一个表面风压分布的对应位置的风压值;UP2为支承网格在风压集合FP的局部最大分布的后一个表面风压分布的对应位置的风压值;
其中,在S400中,筛选出支承容忍度出现结构强度脆化的支承网格记为脆化位置的方法为:
以当前支承网格的几何中心点为PointC,令当前支承网格的支承容忍度为SupPointC,按照几何中心点与PointC从近到远的距离,依次搜索除当前支承网格之外的其他的支承网格,从第3次搜索开始,令上一次的上一次搜索到的支承网格的支承容忍度为SupA;令上一次搜索到的支承网格的支承容忍度为SupB;令本次搜索到的支承网格的支承容忍度为SupC;当SupA≥SupB并且SupB<SupC时,如果SupC>SupPointC则当前支承网格出现结构强度脆化,标记当前支承网格为脆化位置,同时记录SupC对应的支承网格为所述脆化位置的配对网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门套与玻璃雨蓬组合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00中,所述三维模型还包括幕墙门套的三维模型,通过3DS MAX软件或者SolidWorks软件创建三维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门套与玻璃雨蓬组合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00中,在不同的风速条件下对三维模型进行流场分析获得不同的风速作用下的表面风压分布的方法为:将三维模型导入CFD软件或者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对载荷模型进行流场分析得出三维模型的表面风压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瑞昊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瑞昊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238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