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和小龙虾共生用防小龙虾逃逸结构及其实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4204.9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9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洪家春;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良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段惠芳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小龙虾 共生 逃逸 结构 及其 实施 方法 | ||
1.水稻和小龙虾共生用防小龙虾逃逸结构,包括防逃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插杆(2),所述防逃框架(1)通过固定插杆(2)固定在田地上,所述防逃框架(1)的中端设置有防逃网(11),所述防逃框架(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基板(12),所述防逃框架(1)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凹槽(13),相邻的防逃框架(1)通过定位基板(12)插入定位凹槽(13)内且采用安装在防逃框架(1)上的防松脱快速拆卸机构(3)进行固定,所述防松脱快速拆卸机构(3)用于快速拆卸防逃框架(1)及防止相连的防逃框架(1)松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和小龙虾共生用防小龙虾逃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脱快速拆卸机构(3)包括支撑固定架(31)、第一压缩弹簧(32)、第一伸缩导向柱(33)、连接基板(34)和防松脱固定杆(35),所述支撑固定架(31)安装在防逃框架(1)上,所述支撑固定架(31)通过第一压缩弹簧(32)和第一伸缩导向柱(33)连接有连接基板(34),所述连接基板(34)上安装有防松脱固定杆(35),所述防松脱固定杆(35)插入防逃框架(1)内,防松脱固定杆(35)延伸至位于定位凹槽(13)内的定位基板(12)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和小龙虾共生用防小龙虾逃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2)位于第一伸缩导向柱(33)的外围,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2)和第一伸缩导向柱(33)的一端连接在支撑固定架(31)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2)和第一伸缩导向柱(33)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基板(34)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和小龙虾共生用防小龙虾逃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脱快速拆卸机构(3)还包括固定基座(36)、传动轴杆(37)、传动圆盘(38)和传动滑块(39),所述固定基座(36)安装在支撑固定架(31)上,所述固定基座(36)上设置有传动轴杆(37),所述传动轴杆(37)的一端安装有传动圆盘(38),所述传动圆盘(38)上安装有传动滑块(3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和小龙虾共生用防小龙虾逃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脱快速拆卸机构(3)还包括限位环套(310)、联动支架(311)和牵引连杆(312),所述限位环套(310)连接在传动滑块(39)上,所述限位环套(310)嵌在联动支架(311)内,所述限位环套(310)和联动支架(311)活动连接,所述联动支架(311)上安装有牵引连杆(312),所述牵引连杆(312)远离联动支架(311)的一端贯穿支撑固定架(31),牵引连杆(312)连接在连接基板(34)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和小龙虾共生用防小龙虾逃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支架(311)的内侧端面设置有供限位环套(310)滑动的导向滑槽(3111),所述限位环套(310)位于导向滑槽(3111)内,所述限位环套(310)和导向滑槽(3111)适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和小龙虾共生用防小龙虾逃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脱快速拆卸机构(3)还包括第二压缩弹簧(313)、第二伸缩导向柱(314)、连接基座(315)、连接轴(316)、限位基杆(317)和驱动柄(318),所述连接基座(315)通过第二压缩弹簧(313)和第二伸缩导向柱(314)连接在固定基座(36)上,所述连接基座(315)通过连接轴(316)活动连接有限位基杆(317),所述限位基杆(317)插入驱动柄(318)内,所述驱动柄(318)安装在传动轴杆(37)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稻和小龙虾共生用防小龙虾逃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13)位于第二伸缩导向柱(314)的外围,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13)和第二伸缩导向柱(314)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基座(36)上,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13)和第二伸缩导向柱(314)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基座(315)上。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水稻和小龙虾共生用防小龙虾逃逸结构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带动限位基杆(317)向着远离驱动柄(318)的方向移动,第二压缩弹簧(313)和第二伸缩导向柱(314)由于受到挤压力而收缩,直到限位基杆(317)离开驱动柄(318),此时限位基杆(317)在连接轴(316)的支撑作用下在连接基座(315)上旋转,直到限位基杆(317)转动至竖直状态;
S20:通过驱动柄(318)带动传动轴杆(37)、传动圆盘(38)和传动滑块(39)旋转,由于传动滑块(39)通过限位环套(310)和联动支架(311)活动连接,因此传动滑块(39)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联动支架(311)、牵引连杆(312)和连接基板(34)横向移动,第一压缩弹簧(32)和第一伸缩导向柱(33)由于受到挤压力而收缩,连接基板(34)移动带动防松脱固定杆(35)移动,直到防松脱固定杆(35)不再插入防逃框架(1)内;
S30:相邻的防逃框架(1)通过定位基板(12)插入定位凹槽(13)内连接,相邻的防逃框架(1)连接后,通过驱动柄(318)带动传动轴杆(37)、传动圆盘(38)和传动滑块(39)旋转,传动滑块(39)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联动支架(311)、牵引连杆(312)和连接基板(34)横向移动,第一压缩弹簧(32)和第一伸缩导向柱(33)由于受到拉伸力而伸长,连接基板(34)移动带动防松脱固定杆(35)移动,直到防松脱固定杆(35)插入防逃框架(1)内,防松脱固定杆(35)延伸至位于定位凹槽(13)内的定位基板(12)内;
S40:带动限位基杆(317)向着远离驱动柄(318)的方向移动,第二压缩弹簧(313)和第二伸缩导向柱(314)由于受到挤压力而收缩,此时限位基杆(317)在连接轴(316)的支撑作用下在连接基座(315)上旋转,直到限位基杆(317)转动至水平状态,松开限位基杆(317),第二压缩弹簧(313)和第二伸缩导向柱(314)由于不再受到挤压力而伸长,推动限位基杆(317)移动,直到限位基杆(317)插入驱动柄(318)内,此时相邻的防逃框架(1)连接固定,相邻的防逃框架(1)固定后,相邻的防逃框架(1)通过固定插杆(2)固定在田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良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良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42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