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低温液罐底部积液的系统及其方法、及船舶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4243.9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3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周熲;李欣;王怡;庄士超;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5/12 | 分类号: | B63B25/12;F26B21/00;B08B5/02;B63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严小艳 |
地址: | 20013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低温 底部 积液 系统 及其 方法 船舶 | ||
本发明涉及液化气储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防止低温液罐底部积液的系统及其方法、及船舶,包括低温液罐、气相管、液相管、排液泵、连接管和透气系统;低温液罐内部空间为舱室,舱室底部设置有泵井,泵井内设置排液泵,排液泵的排口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通向舱室外,且排液管设置有排液控制阀;液相管包括液相总管和泵井吹扫支管,液相总管包括前段管和后段管,气相管包括气相总管、第一气相支管和第二气相支管;其能解决大型低温液罐在加注操作前的冷罐阶段时液氮积聚在泵井的影响、解决清除液罐内存液操作时在液罐底部和泵井内的积液无法完全泵出的问题、以及解决在对液罐内部进行干燥处理时,泵井内积液不易被干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化气储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防止低温液罐底部积液的系统及其方法、及船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际上受保护环境和满足法规规则要求的驱动,全世界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根据《国际防止船舶造成环境污染公约》(MARPOL附则VI——防止船舶空气污染规则要求),所有经过排放控制区域的船舶必须满足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求,这将大大刺激市场对使用LNG或甲醇、LPG、LEG等低温液态燃料和传统燃油的双燃料动力船舶的需求(LNG为天然液化气),此外,由于陆用以LNG代替石油、煤等的需求也是大幅增长,这也触发了对LNG运输船等的大量需求。
作为低温液化气储存主要载体的大型低温液罐,用于将LNG等低温液体增压排出的低温泵的吸口安装在泵井中,与小型液罐的泵井是采用外置式不同的是,大型液罐的泵井通常安装在液罐的底部,泵井的上部布置有低温潜液泵/深井泵的安装座板,下部突出液罐底部,成为液罐最低点,外面包覆绝热材料进行保温。
目前低温液罐在首次加注前,一般采用液氮对罐体进行干燥、惰化、冷罐,然后再用LNG进行置换和加注。
其中的冷罐阶段,由于顶部喷淋操作的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喷出的液氮还未完全气化就直接坠落在舱室的底部,并汇聚在泵井周围的情况,此时液氮(-196°)直接接触舱室的底部底板,底板温度迅速下降,其他区域温度则比较高,这样大的温度差容易形成液罐舱壁内部结构应力偏大,且无法得到有效释放,使得液罐的绝缘破裂,严重的将影响液罐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另外,在液罐进行清舱操作时,由于低温泵的安装位置限制,始终有部分积液是无法泵出的,需要等待其自然的气化,耗费较多时间,如果一旦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液氮直接滴落在液罐底部,并最终汇聚在泵井内及周围,而形成积液。
其中的干燥阶段,在采用氮气对液罐进行干燥时,由于泵井在最低点,且为封闭的小空间,干燥氮气不易到达,泵井内存在的湿气也不容易被置换出来,而且如果底部的露点一直很难达标(低于-40°),主要原因就是泵井中存在积液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低温液罐底部积液的系统,其能够解决大型低温液罐在加注操作前的冷罐阶段时液氮积聚在泵井的影响、解决清除液罐内存液操作时在液罐底部和泵井内的积液无法完全泵出的问题、以及能够解决在对液罐内部进行干燥处理时,泵井内存在积液不易被干燥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低温液罐底部积液的方法,其能够解决大型低温液罐在加注操作前的冷罐阶段时液氮积聚在泵井的影响、解决清除液罐内存液操作时在液罐底部和泵井内的积液无法完全泵出的问题、以及能够解决在对液罐内部进行干燥处理时,泵井内存在积液不易被干燥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止低温液罐底部积液的系统,包括低温液罐、气相管、液相管、排液泵和连接管;
所述低温液罐的内部空间为舱室,舱室的底部设置有泵井,所述泵井内设置所述排液泵,所述排液泵的吸口通向所述泵井内底部,所述排液泵的排口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通向舱室外,且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排液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42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面定点抛光的彩色玻璃制造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散热型永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