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芯体及其叠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5780.5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5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赵成龙;程凯;陈梦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恒电源(滁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3;H01M50/531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诚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3 | 代理人: | 刘小彦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电芯体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芯体及其叠片方法包括叠片单元,所述叠片单元包括具有连续多负极耳的负极片、具有单正极耳的正极片和隔膜,所述隔膜有两层且覆盖在所述负极片两侧,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片沿其长度方向连续Z型折弯,所述正极片插设在所述隔膜折弯相邻部分的凹位处,所述隔膜的至少一端沿其长度方向绕设在所述叠片单元周侧以将所述隔膜弯折的凹位部分进行封堵,绕设覆盖所述叠片单元的所述隔膜末端热熔在所述隔膜表面并形成隔膜热熔合点;本发明可解决现有的叠片式芯体结构中的正极片通常是直接插在隔离膜弯折相邻部分的凹位处,并未对正极片进行限位,易造成正极片和负极片发生错位,严重影响锂电池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锂离子电芯体及其叠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芯体包括有正极片、负极片及介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目前常见的锂电池芯体结构有卷绕式和叠片式,卷绕式芯体是指将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按照卷绕的方式形成卷绕体,叠片式芯体是将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层叠得到,相对于卷绕式芯体结构,叠片式芯体结构具有极片容量高、内阻低、倍率性能高、适用形状多等优点,性能方面更具优势。
但在现有技术中,叠片式芯体结构中的正极片通常是直接插在隔离膜弯折相邻部分的凹位处,并未对正极片进行限位,易导致正极片相对负极片产生窜动,致使正极片和负极片发生错位,严重影响锂电池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现有的叠片式芯体结构中的正极片通常是直接插在隔离膜弯折相邻部分的凹位处,并未对正极片进行限位,易造成正极片相对负极片产生窜动,致使正极片和负极片发生错位,严重影响锂电池安全性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芯体,包括叠片单元,所述叠片单元包括具有连续多负极耳的负极片、具有单正极耳的正极片和隔膜,所述隔膜有两层且覆盖在所述负极片两侧,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片沿其长度方向连续Z型折弯,所述正极片插设在所述隔膜折弯相邻部分的凹位处,所述隔膜的至少一端沿其长度方向绕设在所述叠片单元周侧以将所述隔膜弯折的凹位部分进行封堵,并将所述正极片包覆于所述隔膜内侧,绕设覆盖所述叠片单元的所述隔膜末端热熔在所述隔膜表面并形成隔膜热熔合点。
在上述锂离子电芯体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膜单侧末端绕设覆盖在所述叠片单元周侧以将所述隔膜弯折的凹位部分进行封堵。
在上述锂离子电芯体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膜两侧末端分别绕设覆盖在叠片单元的两个半周侧以将所述隔膜弯折的凹位部分进行封堵。
在上述锂离子电芯体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叠片单元至少有一个。
在上述锂离子电芯体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负极耳和所述正极耳分别位于所述叠片单元的两侧部设置。
在上述锂离子电芯体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负极耳和所述正极耳在所述叠片单元上位于同侧设置。
在上述锂离子电芯体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叠片单元上安装有1-999个所述正极片。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芯体叠片方法,用于将上述的锂离子电芯体进行叠片。
在上述锂离子电芯体叠片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两层隔膜分别置于所述负极片两侧,同步地对所述隔膜和负极片进行连续的Z型折弯,并对所述负极片两侧的所述隔膜折弯处进行热熔合,形成Z型预折单元;
S2:将所述正极片插入所述隔膜的弯折凹处,并依次切断所述负极片和隔膜,形成叠片单元;
S3:控制所述隔膜的至少一端沿其长度方向绕设在所述叠片单元周侧以将所述隔膜弯折的凹位部分进行封堵,并将绕设覆盖所述叠片单元的所述隔膜末端热熔在所述隔膜表面,形成锂电子电芯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恒电源(滁州)有限公司,未经星恒电源(滁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57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发泡腔扰流结构
- 下一篇:一种锂辉矿生产高纯碳酸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