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痘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7136.1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7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月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月玲 |
主分类号: | A61K31/4164 | 分类号: | A61K31/4164;A61K47/10;A61P17/10;A61P29/00;A61K31/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识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7 | 代理人: | 方炳生 |
地址: | 5231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痘的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甲硝唑2~3份,氯霉素1~2份,1,2‑丙二醇29~30份,乙醇65~66份,葡萄糖0.1~0.3份,蔗糖0.2~0.4份。还包括其制备方法。该药物无刺激性,温和性好,适用性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祛痘的药物。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皮肤科常见慢性病,多发生于面部、颈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它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随着青春期后人体雄性激素的增多加重皮脂分泌、导管堵塞,为痤疮丙酸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大量繁殖创造条件。痤疮后期容易留下痘印和色素沉着,自然消退时间长,且易留下永久性的痘坑,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病原学分析认为痤疮的严重程度与痤疮丙酸杆菌、葡萄球菌的增殖有关,因此目前抗痤疮药物活性评价主要考察对这2种菌的抑菌作用。
螨虫寄生在温度适宜的人体面部皮脂腺内,对皮肤产生机械性理化刺激,使人体免役机能下降,产生皮肤组织变态性反映,出现红斑痘形疹等炎症,严重者损害皮面遗留疤痕,毛囊口扩大,增殖性肥厚,破坏面容健美。
痤疮的治疗主要是局部外用治疗,目前常用的外用药物有维A酸类(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他扎罗汀凝胶)、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类(克林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壬二酸、硫磺洗剂等。但此类药物有很强的副作用,主要用于重度痤疮患者,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口服抗生素,如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等,这些抗生素疗程通常6~12周。对于严重的痤疮,口服异维A酸是标准疗法,也是目前治疗痤疮最有效的方法。疗程以达到最小累积剂量60mg/kg为目标。还有抗雄激素治疗法,如口服避孕药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适用于女性中、重度痤疮患者,伴有雄激素水平过高表现或多囊卵巢综合征。迟发型痤疮及月经期前痤疮显著加重的女性患者也可考虑应用口服避孕药。此外,口服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暴发性或聚合性痤疮,遵循短期、小剂量、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的原则。对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还可考虑物理治疗,如光动力疗法、果酸疗法、激光治疗等。这些疗法,均有许多不良反应,疗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抑制一组疗效高,副作用少的治疗痘痘的外用搽剂,是当前解决痘痘治疗难题的十分急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祛痘的药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祛痘的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甲硝唑2~3份,氯霉素1~2份,1,2-丙二醇29~30份,乙醇65~66份,葡萄糖0.1~0.3份,蔗糖0.2~0.4份。
作为改进,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甲硝唑2.5份,氯霉素1.5份,1,2-丙二醇29.5份,乙醇65.5份,葡萄糖0.2份,蔗糖0.3份。
一种祛痘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研磨(一):将上述份数的甲硝唑研磨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S2:研磨(二):将上述份数的氯霉素研磨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S3:混合(一):将研磨后的甲硝唑、氯霉素溶于上述份数的乙醇内,并进行搅拌混合均匀;
S4:混合(二):将上述份数的1,2-丙二醇、葡萄糖以及蔗糖加入乙醇内,混合均匀,获得药剂。
所用的各原料的药理药性如下:
甲硝唑:属于硝基咪唑衍生物,是一种抗生素和抗原虫剂,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也可有效杀灭存在于人体皮肤表皮组织的螨虫及其他厌氧微生物;
氯霉素:是一种酰胺醇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常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能够有效抑制存在于人体皮肤表皮组织的痤疮丙酸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月玲,未经胡月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7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