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可调光天幕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20809.9 | 申请日: | 202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3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友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B60Q3/60;B32B27/36;B32B2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周彤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调光 天幕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可调光天幕,其中可调光天幕包括基材玻璃、硬化层和电致变色调光膜,基材玻璃的一面设置有硬化层,基材玻璃上与硬化层对应的一面设置有电致变色调光膜,电致变色调光膜朝向基材玻璃的一面溅射镀有LOW‑E镀层,基材玻璃为平板玻璃,在安装时,可调光天幕固定设于汽车外部天幕玻璃的下方以及车顶饰板的上方。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可调光天幕不受天幕玻璃本身弧度影响,进而不会发生大弧度玻璃在加工处理时所遇到的问题,该可调光天幕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工艺稳定,不仅可以调节光线,还可以阻隔热量,提升人体舒适度,增加车辆安全性,同时具有隔音降噪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天幕玻璃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用可调光天幕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技术领域,全景天窗正越来越受用户欢迎。无疑地,汽车天窗不仅增强了车内环境的舒适度,还增强了汽车外观的时尚美观度。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天窗大多采用遮阳板的形式,大大影响了车窗的视野。目前一些新能源所安装的全景天幕玻璃其透光率一般不可改变,且没有遮阳板从而无法满足乘车人员对观景以及保护隐私等需求,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体验。现有的电致变色天窗,基本上都是在玻璃基底上以磁控溅射或蒸镀的方式将导电材料与变色材料覆盖到玻璃上。因汽车天幕都是大弧度玻璃。生产成本高,制备难度大,良品率低。还有就是将制备好的电致变色膜片通过EVA、PVB或PU热合到玻璃中间,同样也无法解决大弧度玻璃的问题。大弧度的玻璃,夹层后,会出现褶皱,气泡等不良。因此现有技术很难在天幕玻璃规模化生产中得以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用可调光天幕及其制造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用可调光天幕,其中可调光天幕包括基材玻璃、硬化层和电致变色调光膜,所述基材玻璃的一面设置有硬化层,所述基材玻璃上与所述硬化层相对的另一面设置有电致变色调光膜,所述电致变色调光膜朝向所述基材玻璃的一面溅射镀有LOW-E镀层,所述基材玻璃为平板玻璃。
优选地,在安装时,所述可调光天幕以固定或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设于汽车外部天幕玻璃的下方以及车顶饰板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基材玻璃选用厚度为2-3mm的高透有机玻璃,其材质选自PC、PET、PMMA、PS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电致变色调光膜选自PDLC调光膜、EC调光膜或LC调光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硬化层厚度为2-10um,表面硬度2H以上。
优选地,所述硬化层外侧贴设有保护膜。
一种汽车用可调光天幕的制造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厚度2-3mm的基材玻璃一面进行UV硬化液或热固型硬化液的喷淋,静置流平后,通过紫外光或加热将其固化形成硬化层;
S2、在硬化层的表面贴上保护膜,进入下一道工序;
S3、将步骤S2中贴合好保护膜的可调光天幕半成品利用板材切割机裁切成预设形状;
S4、对应步骤S3中半成品的基材玻璃的裁切形状将电致变色调光膜裁切出相对应的形状,然后在电致变色调光膜内层通过磁控溅射设备溅射镀设一层LOW-E镀层;
S5、将步骤S4中镀膜处理好的电致变色调光膜设置有LOW-E镀层的一面与步骤S3中半成品的基材玻璃的另一面相贴合,从而制成可调光天幕;
S6、将步骤S5中制作好的可调光天幕安装在汽车外部天幕玻璃的下方以及车顶饰板的上方,并且使电致变色调光膜朝上,硬化层朝下;
S7、撕下保护膜,电致变色调光膜的电极通过汽车控制器与车内电路电性连接从而控制电致变色调光膜的开关以及颜色变换,从而制成汽车用可调光天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友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友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0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