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透明化处理人工微器官的透明试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21775.5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5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朱䒟;俞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 | 分类号: | G01N1/30;G01N21/84;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彭翠;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透明 处理 人工 器官 试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透明化处理人工微器官的透明试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透明化处理人工微器官的透明试剂,包括具有水合作用和脱脂作用的间苯二甲胺,还包括能够维持样本形态的醇类或糖醇类物质,其溶剂为水。将固定过的人工微器官放入本发明透明试剂中充分浸泡使其透明化,最终能够获得折射率相对均一的高度透明化的人工微器官。经本发明处理后的人工微器官变得高度透明,并且不会改变样本尺寸,可以用于人工微器官的三维整体成像,进而获取其高分辨三维结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透明化处理人工微器官的透明试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对人工微器官模型特征的准确描述需要高分辨获取人工微器官的三维整体结构,这是开展药物筛选等相关研究的前提与基础。现代光学成像技术为获取组织三维结构提供了重要手段,但组织本身的高散射特性限制了光在组织中的穿透,进而影响了成像深度。
近年来发展的组织光透明技术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该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减少组织对光的散射和吸收,增加光穿透深度,从而提高了成像深度。但现有组织光透明方法大多是针对啮齿类动物的真实组织或器官,而由大量细胞聚集形成的人工微器官较为脆弱,操作过程中样本极易损毁或丢失,而样本组织形态的保持是结构观察的基础。目前应用于人工微器官的光透明方法大多会使样本形变严重,且处理时间长、操作繁复,要准确获取其内部结构信息亟需发展一种快速无形变的组织透明化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透明化处理人工微器官的透明试剂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应用于人工微器官的光透明试剂和方法大多会使样本形变严重,且处理时间长、操作繁复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透明化处理人工微器官的透明试剂,包括具有水合作用和脱脂作用的间苯二甲胺,还包括能够维持样本形态的醇类和/或糖醇类物质,其溶剂为水;
其中,所述间苯二甲胺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40%,所述能够维持样本形态的醇类和/或糖醇类物质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0%-40%。
优选地,所述能够维持样本形态的醇类物质为甘油;所述能够维持样本形态的糖醇类物质为山梨醇。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透明试剂在人工微器官的快速无形变透明化处理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将固定过的人工微器官浸泡在所述的透明试剂中,使所述微组织内部各成分之间的折射率相匹配,最终得到高度透明化的人工微器官。
优选地,所述人工微器官为三维细胞培养组织。
优选地,所述三维细胞培养组织为肿瘤微组织、心肌球、类脑或肝脏类器官。
优选地,所述人工微器官的厚度为100微米-3000微米;所述浸泡时间为10min-200min。
优选地,所述固定过的人工微器官为经多聚甲醛固定过的人工微器官。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应用处理得到的透明化人工微器官的应用,用于共聚焦成像、双光子成像或光片荧光显微成像中。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17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