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段码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22358.2 | 申请日: | 202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53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赵艺超;刘宏俊;曹荣;张啟保;马中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义乌清越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67 | 分类号: | G02F1/167;G02F1/1675;G02F1/16756;G02F1/1676;G02F1/16755;G02F1/1685;G09F9/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段码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段码显示屏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一侧部分表面的显示电极;位于所述衬底一侧且与所述显示电极接触的电子油墨;位于所述电子油墨背向所述衬底一侧表面的公用电极;位于所述公用电极背向所述衬底一侧表面的绝缘层;位于所述绝缘层背向所述衬底一侧部分表面的走线电极;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贯穿所述电子油墨、所述公用电极和所述绝缘层,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显示电极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走线电极连接。由于走线电极和显示电极之间没有电子油墨,即使走线电极和显示电极之间存在电场,段码显示屏也不会显示出走线电极的图形,因此提高了段码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段码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段码显示屏因价格低廉、技术成熟而广泛应用于各个显示行业,其主要在段码显示屏上设置一定数量的显示段,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显示段赋予不同形式的组合,实现数字、字母、图形的信息传达。
然而现有技术提供的段码显示屏的显示效果有待改善,如图1所示,段码显示屏中位于衬底1a上的电子油墨3a主要受公用电极4a和显示电极2a形成的电场的作用以实现显示的目的,而显示电极2a是通过连接导线7a与走线电极6a连接的,段码显示屏在工作情况下,公用电极4a和走线电极6a之间也会形成电场,电子油墨3a在公用电极4a和走线电极6a形成的电场的作用下,会显示出不必要的走线电极6a的图形,影响了段码显示屏的视觉效果,因此,段码显示屏的结构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段码显示屏容易显示出走线电极图形而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段码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段码显示屏,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一侧部分表面的显示电极;位于所述衬底一侧且与所述显示电极接触的电子油墨;位于所述电子油墨背向所述衬底一侧表面的公用电极;位于所述公用电极背向所述衬底一侧表面的绝缘层;位于所述绝缘层背向所述衬底一侧部分表面的走线电极;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贯穿所述电子油墨、所述公用电极和所述绝缘层,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显示电极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走线电极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导线的材料包括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或者银纳米线。
可选的,所述连接导线的直径为10μm-30μm。
可选的,所述公用电极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所述走线电极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所述绝缘层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
可选的,所述公用电极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所述走线电极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所述绝缘层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可选的,所述衬底包括玻璃基板或者聚酰亚胺基板。
可选的,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2.5μm-15μm。
可选的,所述显示电极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显示电极间隔分布;所述连接导线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导线间隔分布;所述走线电极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走线电极间隔分布;每个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显示电极连接,另一端与一个所述走线电极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段码显示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的一侧部分表面形成显示电极;提供公用电极,所述公用电极的一侧表面具有电子油墨;把所述公用电极具有所述电子油墨的一侧与所述衬底形成有所述显示电极的一侧贴合,所述电子油墨朝向所述衬底且与所述显示电极接触;在所述公用电极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形成绝缘层;形成贯穿所述电子油墨、所述公用电极和所述绝缘层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底部露出部分所述显示电极;使用连接导线填充所述开口,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显示电极连接;在所述绝缘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形成走线电极,所述走线电极与所述连接导线背向所述衬底的一端连接。
可选的,形成所述开口的方法包括激光打孔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义乌清越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义乌清越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2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