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化带有自检测功能的智能砻谷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25250.9 | 申请日: | 202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3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开春;程晓芳;徐建芝;王桂凤;吴晓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子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B02B7/00;B02B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凯谦巨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3 | 代理人: | 李舒 |
地址: | 2258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带有 检测 功能 智能 砻谷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化带有自检测功能的智能砻谷机,属于农业加工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全自动化带有自检测功能的智能砻谷机,包括砻谷机本体,所述砻谷机本体的顶端安装有进料机构。通过在砻谷机本体的上端安装的进料机构,料斗和下料管的内部套接输料螺旋,通过螺旋片的转动带动稻谷进行进料,且避免稻谷出现堵塞,便于装置的有序稳定使用,且输料螺旋的内部套接有检测器,测量相机固定在透视管的内侧,通过测量相机上的采集摄像进行稻米的流速和稻米的直径进行取样,通过输料螺旋的转动圈数和透视管上稻米的流速进行产量的推算预计,通过控制器控制齿轮套的转动,保证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对稻米的高质量的脱壳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化带有自检测功能的智能砻谷机,属于农业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稻米加工工艺过程由清理、砻谷、碾米和白米四个工艺阶段,清理工段主要是去除稻谷中的杂质,保障后续工序的进行;砻谷工段是使谷壳与糙米分离,脱去稻壳,再经谷糙分离工序去除未脱壳稻谷,得到糙米;糙米经碾米工段去除皮层成为白米,再经白米处理工段清除米糠,提取碎米制成成品大米。
砻谷机的作用是将稻谷脱壳,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对不同速度胶辊的相对运动,对稻谷产生撕搓作用而使稻谷脱壳,传统砻谷机在进料口没有设置调节机构,因此进料量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且现有的砻谷机缺少检测机构,既无法对机器内部通入的稻谷进行计量和将导出的精米产量进行预测,又无法对砻谷机内部的稻米直径进行自动调整两胶辊之间的宽度,影响加工精度,加工使用效果不好。
而胶辊是在一铁辊筒上覆盖一层橡胶制成,两只胶辊的使用过程会因摩擦温度会逐渐升高,当温度超过65℃时,胶辊的砻谷工艺将大幅下降,胶辊表面容易产生起槽撕裂甚至损毁,胶辊的使用时间及砻谷量也会随之下降,目前国内外对胶辊进行冷却的方式多为风冷降温,但是,因为砻谷机在对物料进行脱壳时,物料将从两胶辊的中间通过,如果中间吸风口的吸风量或喷风量过大,将会带走稻谷或糙米等粮食,而且可能会在砻谷机体内产生风力紊流,造成谷壳在砻谷机体内不规则运动,影响分离效果。
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全自动化带有自检测功能的智能砻谷机。
发明内容
(一)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缺少检测机构,既无法对机器内部通入的稻谷进行计量和将导出的精米产量进行预测,又无法对砻谷机内部的稻米直径进行自动调整两胶辊之间的宽度,影响加工精度,加工使用效果不好、胶辊的使用过程冷却效果不好。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化带有自检测功能的智能砻谷机,包括砻谷机本体,所述砻谷机本体的顶端安装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料斗和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内部套接有输料螺旋,所述输料螺旋包括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连接有转动轴和透视管,且所述转动轴和透视管的外侧面均连接有螺旋片,且所述螺旋片的底部连接有隔板,且所述输料螺旋的内部套接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包括检测主板,所述检测主板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底部连接有测量相机,且所述测量相机套接在透视管的内部,所述进料机构的下方安装有胶辊,所述胶辊包括相向转动且转速不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两端均连接有椭圆块,所述椭圆块套接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拼接连接在砻谷机本体上,且所述第二转轴的两侧均连接有丝杆,且所述丝杆倾斜向下安装并套接在控制器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近端一侧均套接有驱动电机,且所述胶辊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筛,所述振动筛的下方安装有导料板,且所述砻谷机本体的底部两侧开设有与导料板对齐的出料口。
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主机,所述主机的底面中部及两侧分别套接有转动齿轮和齿轮套,且所述齿轮套套接在丝杆中部,且所述齿轮套和转动齿轮的外侧连接有链条,且所述转动齿轮的上端啮合安装有齿轮电机,所述转动齿轮的内部套接有摇杆。
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为空心的圆柱筒,且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内壁为正六边形通孔,且与驱动电机前端的正六边形棱柱进行套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子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子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52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服务网格技术的接口流量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纺织机机械零部件冲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