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山坚硬岩石掘进工作面绿色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28926.X | 申请日: | 202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9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光明;许文松;马力;陈贵;戚敏杰;张若飞;孟祥瑞;李英明;朱乐章;朱世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35/04 | 分类号: | E21C35/04;E21C35/00;E21C25/68;E21C25/66;E21C35/22;B01D46/10;B01D46/681;E21D20/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合肥晟科正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74 | 代理人: | 刘闯 |
地址: | 232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坚硬 岩石 掘进 工作面 绿色 防护 装置 | ||
1.一种矿山坚硬岩石掘进工作面绿色防护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安装有横板(40),所述横板(40)的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圆盘(41),所述圆盘(4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条一(42),所述横板(40)的顶部安装有电机一(43),所述电机一(43)的输出端通过点焊固定有齿轮一(44),所述齿轮一(44)与齿条一(42)啮合连接,所述圆盘(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板(45),所述转板(4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电动推杆(46),所述转板(45)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一,所述转板(45)的顶部设置有滑板(47),所述滑板(4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条一,所述第四电动推杆(46)与滑板(47)固定连接,且滑条一滑动连接在滑槽一内,所述滑板(47)的一侧安装有防护组件(48),所述防护组件(48)包括支架(480),所述支架(48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481)、第二电动推杆(482)和抵杆一(483),所述支架(480)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板一(484),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81)的输出端与防护板一(484)转动连接,所述防护板一(48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抵杆二(485),所述抵杆二(485)远离防护板一(484)的一端与抵杆一(483)固定连接,所述抵杆一(48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抵杆三(486),所述抵杆三(486)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动推杆(482)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坚硬岩石掘进工作面绿色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47)的外侧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487),所述滑板(47)的两侧转动连接有底脚杆(488),所述第三电动推杆(487)的输出端与底脚杆(488)转动连接,所述底脚杆(488)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底脚板(489),所述防护板一(484)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二,所述防护板一(484)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板二(490),所述防护板二(49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条二,所述滑条二滑动连接在滑槽二内,所述防护板一(48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双向推杆(491),所述双向推杆(491)的输出端与防护板二(49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坚硬岩石掘进工作面绿色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45)的顶部安装有吸尘组件(50),所述吸尘组件(50)包括设吸尘箱(501),所述转板(4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51)和吸尘箱(501),所述吸尘箱(501)的顶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吸尘箱(5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接框(502)和滑轨(503),所述卡接框(502)内安装有滤板(504),所述滤板(504),所述滑轨(503)内滑动连接有刮擦板(505),所述刮擦板(505)的一侧设置有刷毛,所述刮擦板(50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架(506),所述吸尘箱(50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通过点焊固定有转盘(507),所述转盘(507)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摆杆(508),所述吸尘箱(5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509),所述摆杆(508)与滑杆(509)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山坚硬岩石掘进工作面绿色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0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二(510),所述滑杆(50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三(511),所述吸尘箱(501)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齿轮二(512),所述齿轮二(512)与齿条二(510)啮合连接,所述齿轮二(5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513),所述导向杆(513)的一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导向架(506)的外侧开设有导向槽,且凸块与导向槽相配合,所述吸尘箱(501)的外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杆(514),所述转杆(5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三(515),所述齿轮三(515)与齿条三(511)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89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