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接铝蜂窝车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35299.2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1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邓锐;胡基贵;刘英博;孟宝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4 | 分类号: | B61D17/04;B61D17/06;B61D17/10;B61D1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志平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蜂窝 车体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铝蜂窝车体结构,用于组成车体结构的墙板、地板和顶板均由焊接铝蜂窝板组焊而成,所述墙板、地板和顶板间通过骨架相固定;所述焊接铝蜂窝板包括上蒙皮、下蒙皮和焊接铝蜂窝芯,其中,焊接铝蜂窝芯通过高温钎焊连接于上蒙皮和下蒙皮之间。该焊接铝蜂窝车体结构,将焊接铝蜂窝板应用于车体结构中,能够较好的隔绝声音、热量的传递,以减少车内隔音隔热材料的铺设量,其次,相较于胶粘蜂窝,焊接铝蜂窝板不再仅限于机械连接,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车体连接,以减少铆接件的大量使用,最后,焊接铝蜂窝板的面密度低于铝合金型材,且其强度与铝合金型材相当,通过焊接铝蜂窝板的应用可实现轨道交通车体进一步的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铝蜂窝车体结构,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轨道交通列车车体材料经历了由碳钢到不锈钢再到铝合金的发展历程,伴随着该过程,车体的轻量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有效的降低了列车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采用铝合金型材的车体在材料轻量化的基础上,再通过结构轻量化,轻量化水平已趋近于极限。目前,为进一步提升车体的轻量化水平,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研究方向聚焦于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但复合材料的成本、防火性能、寿命、连接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无法批量化应用。
同时,碳钢、不锈钢、铝合金型材车体由于材料本身的隔音性能较差,为了提高舒适性,在车内需铺设大量的隔音、隔热材料以实现车辆的隔音隔热技术指标,这就导致车体轻量化水平的降低。
如专利公开号为CN2839055Y的车体结构,该专利发明点在于车体地板、侧墙板、圆顶板、平顶板等采用了胶粘铝蜂窝,提升了车体轻量化水平。该发明用到的胶粘铝蜂窝的蒙皮板与蜂窝芯采用胶粘连接,防火性能差,寿命无法满足车体设计寿命要求,且由于粘接胶的存在导致了胶粘蜂窝板与车体骨架之间无法采用焊接连接,仅能采用铆钉连接,若采用铆钉连接,会降低车体的轻量化水平。此外,胶粘铝蜂窝的隔音、隔热性能较型材结构无明显提升。
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3619627A 的车体及磁悬浮车辆。该专利发明点在于车体司机室、地板、侧墙、顶板、端板采用了复合材料三明治板状结构,其目的在于提升车体轻量化水平,避免焊接量大、车体轮廓度差的问题。该发明用到的复合材料内外蒙皮均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板,其防火性能、寿命等均取决于其基体材料,与铝合金型材相比较差。此外,受制于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其成本极高。该公开专利由于受材料限制,复合材料三明治板与铝合金型材骨架之间仅能采用铆钉等紧固件连接,大量紧固件的应用导致轻量化水平提升有限。
可见,为实现轨道交通车体进一步的轻量化,亟需一种焊接铝蜂窝车体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焊接铝蜂窝车体结构,将焊接铝蜂窝板应用于车体结构中,能够较好的隔绝声音、热量的传递,以减少车内隔音隔热材料的铺设量,其次,相较于胶粘蜂窝,焊接铝蜂窝板不再仅限于机械连接,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车体连接,以减少铆接件的大量使用,最后,焊接铝蜂窝板的面密度低于铝合金型材,且其强度与铝合金型材相当,通过焊接铝蜂窝板的应用可实现轨道交通车体进一步的轻量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焊接铝蜂窝车体结构,用于组成车体结构的墙板、地板和顶板均由焊接铝蜂窝板组焊而成,所述墙板、地板和顶板间通过骨架相固定;
所述焊接铝蜂窝板包括上蒙皮、下蒙皮和焊接铝蜂窝芯,其中,焊接铝蜂窝芯通过高温钎焊连接于上蒙皮和下蒙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墙板包括相焊接的侧墙板和端墙板,其中,侧墙板通过焊缝连接有窗框。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包括相焊接的圆顶板、空调平顶板和受电弓平顶板。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由铝合金型材焊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52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