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材制造零件智能修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35758.7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9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覃豪;叶素芬;申凤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中邦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3/02 | 分类号: | B29C73/02;B01D19/00;B01D19/02;B01D33/29;B29C73/24;B29C7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吱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48 | 代理人: | 王雨 |
地址: | 511466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零件 智能 修复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材制造零件智能修复设备。技术问题是:表面不平的增材制造零件表面修复,修复液过多则会沿着零件表面流动,在缺陷位置的修复液减少,缺陷修复效果降低,其中修复液内的颗粒物过大容易堵塞喷口,导致修复难度增加。技术方案是:一种增材制造零件智能修复设备,包括有转移单元和鼓风单元等;转移单元右部连接有鼓风单元。本发明通过对增材制造零件的固定,避免增材制造零件位移,再对缺陷位置定量喷修复液,同时鼓风环对修复位置周围进行鼓风,以加快修复液的干燥,再是通过将修复液中团聚状态的颗粒,打散后重新融入修复液,并对滤洗过程产生的浮沫去除,提高吸附件的重复吸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材制造零件智能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在增材制造零件的过程中,零件表面有缺陷产生,表现为针孔缺陷,这种缺陷会影响零件的使用耐久度,以及零件的防腐效果。
但由于在对表面不是水平的增材制造零件,在对表面修复过程中,将修复液涂覆至增材制造零件的表面,修复液过多则会沿着增材制造零件的表面自然流动,使得在缺陷位置的修复液减少,在缺陷位置的修复效果降低,并且修复液流至别的位置,影响零件的表面平整,其中用于修复缺陷的修复液,需要喷涂至特定位置,修复液内的颗粒物过大容易堵塞喷口,导致修复难度增加,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表面不平的增材制造零件表面修复,修复液过多则会沿着零件表面流动,在缺陷位置的修复液减少,缺陷修复效果降低,流至零件其他位置的修复液,影响器表面平整,其中修复液内的颗粒物过大容易堵塞喷口,导致修复难度增加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增材制造零件智能修复设备。
技术方案是:一种增材制造零件智能修复设备,包括有承载台、安装扣、第二限位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板、第一固定环、料桶、中轴板、导管、电磁阀、连接板、喷头、鼓风环、滤框、刮泡件和吸附件;承载台下表面左部和下表面右部各安装有两个安装扣;承载台上表面右部固接有用于对零件卡位的第二限位件;承载台上表面右部固接有两个第一支架;两个第一支架均位于第二限位件的右方;两个第一支架上部共同固接有第一支板;第一支板下表面中部固接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板右侧中部固接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内表面固接有料桶;料桶内表面上部固接有中轴板;料桶下部连接有导管;导管中部与第二支架固接;导管左部安装有电磁阀;导管左端连接有喷头;导管左部固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下部与电磁阀固接;连接板下部通过连接柱固接有鼓风环;料桶上部可拆卸式连接有四个收集浮沫的刮泡件;左方两个刮泡件和右方两个刮泡件之间各设置一个用于吸附浮沫的吸附件;还包括有第一限位件、动力单元、转移单元、鼓风单元、旋转单元、锁止单元、换向单元、卡位单元和导通单元;承载台上表面左部连接有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左部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件;承载台上表面连接有转移单元;转移单元右部依次与第一支板和导管连接;转移单元右部连接有鼓风单元;鼓风单元下部依次与电磁阀、连接板、和鼓风环连接;料桶上部与旋转单元连接;料桶上部与锁止单元连接;中轴板中部与旋转单元连接;旋转单元下部连接有用于对修复液过滤的滤框连接;滤框外表面与料桶滑动连接;料桶上部可拆卸式连接有锁止单元;四个滤框均与锁止单元连接;旋转单元上部连接有用于对吸附件转向的换向单元;换向单元下部与两个吸附件连接;每个吸附件分别与两个刮泡件接触;四个刮泡件与锁止单元连接;两个第一限位件右部连接有卡位单元;卡位单元右部依次与第一支架和第一支板连接;料桶下部连接有导通单元;导通单元上部与卡位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中邦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中邦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57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