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35823.6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4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唐子舜;石枫;付亚奇;刘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H01F3/10;H01F27/25;H01F41/02;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士强 |
地址: | 3221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模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其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无线充电模组包括基体、线圈层和导磁层;所述基体呈板状;线圈层嵌置于所述基体内;导磁层嵌置于所述基体内且位于所述线圈层在所述基体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导磁层包括铁氧芯体及纳米晶条,所述纳米晶条呈螺旋状,所述铁氧芯体位于呈螺旋状的所述纳米晶条的中心。本发明提供的无线充电模组能够具有较轻的重量,利于无线充电系统的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可实现电源与负载之间的电气隔离,具有便捷灵活、安全可靠的特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已经应用于消费类电子并逐步扩展应用到电动汽车、智能家居、机器人等领域。
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系统的导磁结构主要是采用铁氧体材料构成。但由于铁氧体的饱和磁通密度较低,为了实现相同的耦合系数需要采用较厚的材料,导致导磁结构的重量会增加,进而导致无线充电系统的重量较大,不利于无线充电系统的轻量化。
因此,继续一种无线充电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模组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具有较轻的重量,利于无线充电系统的轻量化。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无线充电模组,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呈板状;
线圈层,嵌置于所述基体内;
导磁层,嵌置于所述基体内且位于所述线圈层在所述基体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导磁层包括铁氧芯体及纳米晶条,所述纳米晶条呈螺旋状,所述铁氧芯体位于呈螺旋状的所述纳米晶条的中心。
可选地,所述纳米晶条形成有多个纳米晶圈,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纳米晶圈之间的距离相等。
可选地,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纳米晶圈之间的距离为0.1mm-10mm。
可选地,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纳米晶圈之间填充有导热胶。
可选地,所述纳米晶条包括依次层叠交替设置的纳米晶带材和绝缘胶,所述纳米晶条的底层和顶层分别为纳米晶带材。
可选地,所述纳米晶带材的厚度为12um-30um,所述绝缘胶的厚度为5um。
可选地,所述纳米晶条在所述基体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为2mm-10mm,所述纳米晶条的长度为50mm-200mm,所述纳米晶条的宽度为3mm-30mm。
可选地,所述铁氧芯体为圆柱体,且所述铁氧芯体的截面半径为5mm-100mm,所述铁氧芯体的厚度为0.5mm-5mm。
无线充电模组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的无线充电模组,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铁氧体磁板进行加工,得到铁氧芯体;
S2、将多层纳米晶带材通过绝缘胶粘合形成纳米晶过渡体;
S3、裁切所述纳米晶过渡体,以形成纳米晶条;
S4、将所述纳米晶条螺旋缠绕在所述铁氧芯体外周,以形成导磁层;
S5、制备线圈层;
S6、将所述导磁层和所述线圈层封装在基体中,得到无限充电模组,所述导磁层位于所述线圈层在所述基体厚度方向上的一侧。
可选地,步骤S4包括:
S41、按照比例混合并搅拌导热灌封胶和环氧树脂,获得混合均匀的导热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5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乏燃料运输厂房布局结构及乏燃料运输容器的吊装方法
- 下一篇:柔性装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