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母线槽进线节铜铝过渡连接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36261.7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3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郭昌松;杨力强;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贝加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5/00 | 分类号: | H02G5/00;H02G5/08;H02G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徐晓莲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母线槽 进线节铜铝 过渡 连接 工装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母线槽进线节铜铝过渡连接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母线槽本体,所述母线槽本体一端设置有进线节,所述进线节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母线槽本体与配电箱相连接的引导块,所述引导块远离安母线槽本体一侧设置有与配电箱内电路板软连接的接线筒,所述接线筒外侧设置有用于稳固接线筒与配电箱电路板软连接后的限位组件。通过将接线筒插接至接线柱内,外接螺纹刀插接至限位孔内并转动,带动第二螺杆的转动,随着第一螺杆在螺纹孔内转动,并与两个限位柱相啮合,从而使得两个限位柱上的卡接口卡接于接线筒上的外延部,将与配电箱内电路板软连接的进线节进行固定,保证进线节后的稳定性,提升母线槽安装后电流传输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母线槽进线节铜铝过渡连接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在户内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已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电线电缆。
母线槽分为进线节和出线节,当母线槽与配电箱进行安装时,需将母线槽通过法兰箱让进线节插入至配电箱内,但是目前进线节插入至配电箱后,连接性不是很牢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脱落的现象,从而影响母线槽电流传输的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线槽进线节铜铝过渡连接工装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母线槽进线节铜铝过渡连接工装,包括母线槽本体,所述母线槽本体一端设置有进线节,所述进线节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母线槽本体与配电箱相连接的引导块,所述引导块远离安母线槽本体一侧设置有与配电箱内电路板软连接的接线筒,所述接线筒外侧设置有用于稳固接线筒与配电箱电路板软连接后的限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引导块靠近母线槽本体一侧开设有与进线节相适配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设置有用于减少进线节进入插接槽时摩擦的滑动单元。
优选的,所述滑动单元包括开设于插接槽槽口内壁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上设置有滚轮,其中,所述进线节插入至插接槽时,所述滚轮与进线节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接线筒一侧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内开设有空腔,绕所述接线柱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柱,且接线柱外侧开设有两个对称的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一螺杆。
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柱靠近第一螺杆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一螺杆相适配的缺口,且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设置有第二螺杆,两个所述限位柱相离的一面均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二螺杆延伸至限位孔内。
优选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用于与电路板软连接的连接口。
优选的,所述接线筒外侧设置有外延部,且接线筒靠近接线柱一侧设置有与连接口相适配的引线。
优选的,两个所述接线柱相对面均开设有用于卡接外延部的卡接口。 优选的,所述母线槽本体另一端设置有出线节。
一种母线槽进线节铜铝过渡连接工装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首先将进线节对准插接槽,并缓慢移动母线槽本体,将进线节插入至插接槽中,随着插接槽的插入,插接槽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与滚轮相接触,在滚轮的转动下,使得进线节插入至插接槽深处;
步骤B,随后将接线筒缓慢插入至接线柱的空腔内,使引线插入至连接口内,然后使螺纹刀插入至限位孔内,转动螺纹刀带动第二螺杆的转动,随着第二螺杆的转动,使得两个限位柱朝向空腔的中心靠近;
步骤C,随着两个限位柱靠近接线筒后,将接线柱外侧的外延部卡接至卡接口内,将接线筒进行固定,且当两个限位柱朝向接线筒时,第一螺杆在螺纹孔内同步转动,并与缺口相适配;
步骤D,当两个限位柱将接线筒固定后,拿取安装板外接螺栓将安装板安装于配电箱上,最后将出线节对接外部电源,母线槽本体即可进行电流的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贝加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贝加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6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