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热材料的隔热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38064.9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8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田响宇;张博;姚智杰;韩银龙;周粮;邱玉冰;吴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材料 隔热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隔热材料的隔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舱、支撑架、发热体、冷却机组、真空机组、惰性气体瓶组和测温模组;
所述试验舱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支撑架用于固定被测试件,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支撑架和所述被测试件分隔开;
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真空机组、所述冷却机组、所述惰性气体瓶组分别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测温模组用于测量所述被测试件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材料的隔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和制冷组件,所述电极和所述发热体电性连接,所述制冷组件用于对所述电极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材料的隔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控机和电源,所述电源分别和所述工控机、所述发热体电性相连,所述工控机和所述测温模组电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材料的隔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模组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材料的隔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舱门,所述舱门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材料的隔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瓶组包括氮气、氩气、氦气中的至少一种气体。
7.一种隔热材料的隔热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隔热材料的隔热装置,包括:
将所述被测试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通过真空机组对所述第二腔室抽真空;
通过惰性气体瓶组调节所述第二腔室的真空度,以使第二腔室达到目标工作环境;
通过所述冷却机组对所述第二腔室制冷,以使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一腔室产生温差;
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被测试件靠近所述第一腔室一面的温度,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被测试验靠近所述第二腔室一面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材料的隔热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试件的厚度为5mm~25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材料的隔热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试件的材料为陶瓷纤维隔热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超高温陶瓷材料、气凝胶复合材料、泡沫材料中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材料的隔热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的升温速率为1℃/s~100℃/s,所述第一腔室的热率密度为0.01M MW/m2~2.5MW/m2,所述试验舱的外表面温度为25℃~50℃,所述第二腔室的压力为1Pa~0.1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80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