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38779.4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5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冯子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彭宇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显示组件和第二显示组件,第一显示组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显示模组、以及与第一显示模组电连接的第一电源模块;第二显示组件包括与可穿戴外壳可拆卸连接的穿戴显示单元,穿戴显示单元包括第二显示模组和与第二显示模组电连接的供电模块;壳体包括与穿戴显示单元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当壳体与穿戴显示单元连接时,第一电源模块与供电模块电连接,且用于对供电模块充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显示组件与第一显示组件共享穿戴显示单元,有效延长了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终端为了实现更好的便携性和显示效果,通常采用折叠或卷曲的柔性显示屏作为屏体,但是为了保证显示终端展开后的显示屏具有较合适的面积,因此折叠移动终端的体积还是较大,随身携带仍旧具有一定的不便;同时,现有技术为了提升可穿戴显示设备的便携性,通常设置可穿戴显示设备具有较小的体积,可穿戴显示设备的体积限制了其可操作性以及续航能力;
因此,亟需一种可操作性高,续航能力强的移动终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有效延长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显示组件,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显示模组、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电连接的第一电源模块;
第二显示组件,包括穿戴显示单元,所述穿戴显示单元包括第二显示模组和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电连接的供电模块;
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穿戴显示单元可拆卸连接,当所述壳体与所述穿戴显示单元连接时,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且用于对所述供电模块充电。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连接部,所述穿戴显示单元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穿戴显示单元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方式包括滑槽与滑块锁接、卡扣结构连接或磁性吸附结构连接中的任一种。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穿戴显示单元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当所述壳体与所述穿戴显示单元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穿戴显示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相配合的连接外壳,所述连接外壳包括一嵌设开口,所述嵌设开口上嵌设所述第二显示模组,所述连接外壳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背光侧面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所述供电模块;
当所述壳体与所述穿戴显示单元连接时,所述连接外壳伸入至所述第一连接槽内与所述第一连接槽卡接,且所述连接外壳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内壁相贴合。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位置设置有一发射线圈,所述连接外壳内设置有接收线圈;
当所述壳体与所述穿戴显示单元连接时,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发射线圈正对设置,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对所述供电模块无线充电。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磁性吸附层,所述穿戴显示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磁性吸附层相吸引的第二磁性吸附层;当所述壳体与所述穿戴显示单元连接时,所述第一磁性吸附层与所述第二磁性吸附层抵接且磁性相吸。
可选的,所述第二显示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穿戴显示单元可拆卸连接的可穿戴外壳,所述可穿戴外壳内设置有第二电源模块;当所述穿戴显示单元与所述可穿戴外壳连接时,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且用于对所述供电模块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8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