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专用球化炉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38791.5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3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方红杰;叶卉;胡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龙游道明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9/10 | 分类号: | C03B19/10 |
代理公司: | 浙江亿维律师事务所 33319 | 代理人: | 王乃苍 |
地址: | 324400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射率 玻璃 专用 球化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专用球化炉,包括高温成球区、微珠冷却区、集料斗、微尘收集区,高温成球区与微珠冷却区相互独立且微珠冷却区设于高温成球区的下方,集料斗设于微珠冷却区的下方,微尘收集区设于微珠冷却区上方且位于远离高温成球区的一侧。本发明设置相互独立的高温成球区、微珠冷却区,使高温成球区能够始终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而避免粉料熔融成球过程中温度过低导致析晶;微珠冷却区能够使熔融成球的玻璃微珠快速冷却。高温成球区、微珠冷却区相互独立的设置能够避免相互干扰,影响粉料熔融成球时的温度和成球后的玻璃微珠的冷却速度,从而生产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化炉,尤其涉及一种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专用球化炉。
背景技术
粉体球化炉是指可以连续稳定的将粉料加热至熔融再冷却为球体的成套设备,其包含燃烧器、供料设备、冷却及集料装置。粉体球化炉可用于生产制造硅微球、玻璃微珠等产品。目前现有的球化炉,因为无法同时解决粉料熔融阶段大空间高温熔融和冷却阶段极快冷却需求的问题,仅适用于不易析晶的粉料的球化。反光材料行业折射率高于2.15的玻璃粉料,其球化温度高,且球化过程中极易析晶而失去透明性。采用普通球化炉球化,玻璃微珠产品会丧失反光行业最重要的逆反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同时解决粉料熔融阶段大空间高温熔融和冷却阶段极快冷却需求,在制作折射率高于2.15的玻璃粉料时,存在球化过程中极易析晶而失去透明性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专用球化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专用球化炉,包括高温成球区、微珠冷却区、集料斗、微尘收集区,所述高温成球区与微珠冷却区相互独立且所述微珠冷却区设于所述高温成球区的下方,所述集料斗设于所述微珠冷却区的下方,所述微尘收集区设于所述微珠冷却区上方且位于远离所述高温成球区的一侧。
本发明设置相互独立的高温成球区、微珠冷却区,使高温成球区能够始终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而避免粉料熔融成球过程中温度过低导致析晶;微珠冷却区能够使熔融成球的玻璃微珠快速冷却。高温成球区、微珠冷却区相互独立的设置能够避免相互干扰,影响粉料熔融成球时的温度和成球后的玻璃微珠的冷却速度,从而生产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集料斗设置在微珠冷却区的下方,便于快速收集冷却后的玻璃微珠。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专用球化炉,所述高温成球区包括燃烧装置、进料装置、熔融炉炉体,所述熔融炉炉体上设置有保温夹层,所述保温夹层内填充有硅酸铝纤维棉或轻质保温砖,所述熔融炉炉体内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硅钼棒或硅碳棒材质的电热器,所述燃烧装置与进料装置相互配合且位于所述电热器的上方。
燃烧装置、进料装置相互配合,使从进料装置进入的粉料快速进入熔融状态,熔融炉炉体内设置的电热器在粉料下落过程中能够对熔融状态的粉料进行持续的加热,并对整个熔融炉炉体内进行加热,确保熔融炉炉体内温度均匀。保温夹层能够减少熔融炉炉体热量流失。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专用球化炉,燃烧装置包括天然气管路、助燃气体管路、混合器、燃烧器,所述天然气管路、助燃气体管路连接在所述混合器的一侧,所述燃烧器连接在所述混合器的另一侧,所述燃烧器设于所述熔融炉炉体内。
燃烧装置采用天然气与助燃气混合的方式,通过喷焰加热,能够使粉料快速到达熔融状态。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专用球化炉,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供料器、进料喷管、进料斗、供料气体管路,所述供料器位于所述进料斗上方,所述、供料气体管路连接所述进料喷管,所述进料喷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料斗下方,所述进料喷管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熔融炉炉体内,所述进料喷管位于所述燃烧器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燃烧器的加热方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龙游道明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龙游道明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8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