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类产品化学镍前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40675.7 | 申请日: | 202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9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李俊;赵礼;秦善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景杨表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36 | 分类号: | C25D5/36;C25D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2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类产品 化学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轴类产品化学镍前处理方法,涉及电镀加工处理技术领域。该轴类产品化学镍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化学除油‑‑热水洗‑‑水洗‑‑硫酸+氢氟酸洗‑‑水洗‑‑阳极电解1#‑‑水洗‑‑硫酸+氢氟酸洗‑‑水洗‑‑超声水洗‑‑阳极电解2#‑‑水洗‑‑活化‑‑水洗‑‑冲击镍‑‑水洗‑‑化学镍‑‑水洗‑‑烘干‑‑热处理‑‑检验、包装;其中酸洗采用加温的硫酸。通过采用硫酸+氢氟酸洗配方、酸洗两次、电解两次,并结合冲击镍工艺,保证了产品具有良好结合力,使平均点状镀层脱落不良低于0.5%,工艺稳定成熟,充分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产品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轴类产品化学镍前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经过无数科研人员的刻苦专研,汽车的整体质量在不断提升。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汽车的质量及使用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零部件的质量及使用寿命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越来越苛刻。
轴类产品是汽车零部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随着对汽车轴类零部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轴类零部件都开始采用合金钢制作,也就是向铁质材料中添加C、Si、Mn、S、P、Cr、Ni、Mo、Cu等成分,以制得合金钢,由于合金钢中含有上述众多金属和非金属元素,这些物质极易在空气中氧化,形成一层致密而难以肉眼可见的钝化层,如果不能将该钝化层处理干净而进行电镀处理,则后续的电镀层与合金钢基材的结合力将无法保证,会出现镀层起泡、脱落等现象,因此,要保证镀层的结合力,工件必须经过特殊的酸洗、电镀冲击镍、再进化学镍槽,但目前该电镀技术在国内量产还处于空白阶段,开发一种稳定的、创新的工艺理念,对电镀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研发出了新的轴类产品化学镍前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轴类产品化学镍前处理方法,解决了电镀层与合金钢基材的结合力将无法保证,镀层起泡、脱落等现象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轴类产品化学镍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化学除油--热水洗--水洗--硫酸+氢氟酸洗--水洗--阳极电解1#--水洗--硫酸+氢氟酸洗--水洗--超声水洗--阳极电解2#--水洗--活化--水洗--冲击镍--水洗--化学镍--水洗--烘干--热处理--检验、包装;
其中酸洗采用加温的硫酸,具体配置比例和酸洗时间为:
冲击镍工艺的工艺成分及具体加工参数为:
优选的,所述酸洗过程分为两次,每次均为1.5min,两次产生酸洗后均产生微量黑灰。
优选的,所述微量黑灰由两次阳极电解去除。
优选的,所述硫酸的浓度为98%。
优选的,所述氢氟酸的浓度为40%。
优选的,所述超声水洗时间为60s。
优选的,所述冲击镍工艺中盐酸的浓度为37%。
优选的,所述冲击镍工艺实际加工中时间控制在2min。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轴类产品化学镍前处理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景杨表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景杨表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40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