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速器壳体单向尺寸测量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43788.2 | 申请日: | 202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7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巨广;赵学周;韩光明;郑智;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G01B21/02;G01B21/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张风雷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速器 壳体 单向 尺寸 测量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体单向尺寸测量机构,包括支撑座、回转定位板、中心孔测量机构、端面测量机构,回转定位板转动设置在支撑座顶部,且其上设有用于固定工件的测量位和转运位,中心孔测量机构通过安装板设置在支撑座顶部,用于测量差速器壳体两侧中心孔中心变化位移量,端面测量机构设置在支撑座上,用于测量差速器壳体上下端面位置,支撑座顶部设有回转摆杆气缸,回转定位板设置在回转摆杆气缸输出端。本发明通过上述机构,实现了差速器壳体水平孔中心到壳体上下内端面的单向尺寸测量;且整体结构模块化设计,维护拆装简单;另外机构也满足产线高精度和高节拍的要求,对于高产能的装配线尤其适用,能够极大提高测量精度和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差速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速器壳体单向尺寸测量机构。
背景技术
在对差速器壳体及其上齿轮进行安装时,需要先确定好上下调整垫片尺寸,一般通过测量孔中心到上下端面的尺寸距离H1和H2,再结合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啮合后的理论尺寸S,直接得到上下调整垫片的理论值T1和T2,即:上调整垫片值:T1=H1-S±系统修正值;下调整垫片值:T2=H2-S±系统修正值。因为S值是齿轮啮合后的值,是可以通过齿轮的加工来保证的,因此可以在保证不预装差速器齿轮的情况下,提前选择好上下调整垫片,一次安装到位,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重复拆装差速器和齿轮的时间和人力,也就相应的减少了预拆装过程中人为损伤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对应降低差速器壳体水平孔和两个内端面的加工尺寸精度,直接大大降低了差速器壳体的加工成本和报废率,对于目前行业内高产能高自动化率的装配线的效果非常明显,其结构新颖简单,应用前景广泛。如图1、图2所示,是差速器总成产品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为差速器壳体,2为水平中心轴,3为行星齿轮*2,4为半轴齿轮*2,5为调整垫片*2,图3为本申请所述测量目标示意图。现有技术在对上下端面进行测量时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测量上下内端面,默认水平中心正好是尺寸中心,除以2以后,得到上下两个相等的尺寸值,如图4所示,这种方式误差较大,由于实际加工过程中上下内端面到中心的尺寸是不同的,这样得到的最终上下调整垫片会造成一边大一边小,最终产品性能一致性不高,也有可能造成垫片过大,扭矩过大的情况;另一种是先把差速器内的齿轮和假轴预装,装完后,通过机构来测量上下半轴齿轮的窜动间隙量,如图5所示,通过窜动间隙值再选择对应的调整垫片规格,后续再把预装的齿轮和假轴拆掉,配上选择出来的调整垫片加上真轴和齿轮,重新组装,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是重复拆装,增加工艺工序,且测量过程中假轴带来的间隙误差和使用磨损误差,会给测量值带来不小的误差,最终仍然会造成产品质量和性能的不同。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测量精确性差、装配次数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可以解决测量精确性问题,也可以避免一般方式中预装后二次装配问题的差速器壳体单向尺寸测量机构,能够在提高最终产品合格率的基础上,大大提升自动化的程度,降低产品的用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差速器壳体单向尺寸测量机构,包括支撑座,还包括:
回转定位板,所述回转定位板转动设置在支撑座顶部,且其上设有用于固定工件的测量位和转运位;
中心孔测量机构,所述中心孔测量机构通过安装板设置在支撑座顶部,用于测量差速器壳体两侧中心孔中心变化位移量;以及
端面测量机构,所述端面测量机构设置在支撑座上,用于测量差速器壳体上下端面位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顶部设有回转摆杆气缸,所述回转定位板设置在回转摆杆气缸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通过支撑柱固设在回转定位板顶部,所述中心孔测量机构包括分置于测量位两侧的孔测量组件,所述孔测量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板底部的侧驱动气缸以及设置在侧驱动气缸输出端且能够伸入中心孔内测量孔中心变化位移量的侧位移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437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