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固废路沿石混凝土及全固废路沿石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43919.7 | 申请日: | 202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5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笑风;杨博;刘建飞;王振军;徐兴博;李帅;褚付克;廖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38/02;C04B22/14;C04B22/10;C04B22/08;B28B7/38;B28C5/00;C04B111/34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杜雪丽 |
地址: | 45004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固废路沿石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固废路沿石混凝土及全固废路沿石的制备方法,全固废路沿石混凝土包括胶凝粉料组分45~69份、固废骨料组分39~62份和助剂2.5~6份,胶凝粉料组分包括钢渣、粉煤灰、赤泥、矿渣粉、电石渣、飞灰、淤泥渣、磷石膏、硫磺渣中两种以上组合;固废骨料包括沥青混合料、建筑废旧骨料、废胎胶粉和沥青拌合站回收粉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原料水胶比为0.35~0.40。本发明采用工业废料配制胶凝粉料,利用建筑废料沥青混合料、建筑废旧骨料、废胎胶粉和沥青拌合站回收粉作为骨料,实现了工业固废和建筑废料的循环再利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产业政策,对工业固废和建筑废料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固废路沿石混凝土,还涉及一种全固废路沿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路沿石在路面上区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地、隔离带和道路其他部分的界线,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和保证路面边缘整齐的作用。路沿石做为道路附属物,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和市政道路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路沿石在道路建设中将被大量应用。
路沿石的材质主要有天然石材和混凝土两种,虽然石材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环保意识的提高,混凝土路沿石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现有混凝土路沿石主要有烧结路面砖和混凝土面砖两种,烧结路面砖耗能高。因而,在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下,混凝土路面砖已成为路沿石的主流。
近些年,随着化工、钢铁、煤电、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固废产量持续攀升,年产生量近40亿吨,累计堆存量超过600亿吨。这些工业固废不仅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还占用大量的土地。因而,亟需扩展工业固废的消纳途径。另外,城镇化发展提速也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据统计,每年新建和拆迁改造等工程产生的建筑垃圾约15.5亿吨)和生活垃圾产生,分类处置和再生利用迫在眉睫。随着沥青道路服役年限的延长,病害逐渐显现,铣刨重铺是目前道路养护的主要手段,大量的沥青混合料等黑色废料会随之产生。
目前,随着国内外对路沿石混凝土研究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以工业固废为主要原料的路沿石混凝土的相关报道,如发明专利CN104496356A公开了一种用钢渣粉和矿渣粉制备的路沿石混凝土。但是,目前并没有完全以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为原料的路沿石混凝土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固废路沿石混凝土,该混凝土以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为原料,不仅实现了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两大类废料的循环再利用,还能完全避免使用水泥原料,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全固废路沿石的制备方法,其采用本发明的全固废路沿石混凝土,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C30混凝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全固废路沿石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胶凝粉料组分45~69份,所述胶凝粉料组分包括钢渣、粉煤灰、赤泥、矿渣粉、电石渣、飞灰、淤泥渣、磷石膏、硫磺渣中两种以上的组合;
固废骨料组分39~62份,所述固废骨料包括沥青混合料、建筑废旧骨料、废胎胶粉和沥青拌合站回收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助剂2.5~6份,所述助剂包括减水剂,还包括硫酸铵、硅酸钠和碳酸铵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其中,原料的水胶比为0.35~0.40。
优选地,所述胶凝粉料组分是由钢渣、粉煤灰、赤泥、矿渣粉、电石渣、飞灰、淤泥渣、磷石膏、硫磺渣按下述重量份配比配制而成:
钢渣10~15份,粉煤灰3~5份,赤泥3~6份,矿渣粉15~20份,电石渣5~10份,飞灰2~3份,淤泥渣1~2份,磷石膏5~6份,硫磺渣1~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439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光电复合电缆
- 下一篇:一种短波双向天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