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串流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0336.7 | 申请日: | 202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51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泽;薛林;刘伟;李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市吉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D20/00;F28F3/06;F28F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流 换热器 | ||
1.一种防串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十层的芯片(2),芯片(2)之间上下层叠相连接;最上层的所述芯片(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盖板(3);所述盖板(3)的左后边角处垂直固定安装有管A(4),盖板(3)的右前边角处垂直固定安装有管B(5);所述底板(1)的左前边角处固定安装有管C(7),底板(1)的右后边角处固定安装有管D(6);每个所述芯片(2)上均安装有翅片(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串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2)与翅片(8)之间采用钎焊工艺焊接,钎焊采用真空炉钎焊,其材质采用AL-Mg-Si合金,设定温度为5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串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A(4)和管D(6)为冷介质管口,且其直径为11.5MM,而管B(5)和管C(7)为热介质管口,其直径为1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串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8)为首尾相接的“几”字状结构构成,且翅片(8)的凸起部分内侧固定安装有蓄热球(8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串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8)的厚度为2.76MM,翅片(8)的腔体间隙为3.0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串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A(4)的下端与第一层的芯片(2)上端内腔相连通,管B(5)的下端穿过第一层的芯片(2)与第二层的上端内腔相连通,芯片(2)与芯片(2)之间各层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串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2)上左右两侧的连接管始终前后相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串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2)为上宽下窄的箱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市吉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聊城市吉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03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流量监测功能的防洪系统
- 下一篇:一种茚衍生物及包含它的有机发光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