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二氧化锰制备过程中的中和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2983.1 | 申请日: | 202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3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奇志;王绍立;陆宾;苏广源;史磊;黄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汇元锰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21 | 分类号: | C25B1/21;C25B15/02;C25B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5461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二氧化锰 制备 过程 中的 中和 工艺 | ||
1.一种电解二氧化锰制备过程中的中和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液制备阶段,将碳酸锰矿粉粒与浓硫酸按比例倒入硫酸锰制备系统中,硫酸锰制备系统包括原液制备罐和中和除杂罐,原液制备罐与中和除杂罐之间通过输送管连通,经原液制备罐加热、搅拌和浸锰6-10h后得到PH值>2的硫酸锰矿浆;
S2、初步除杂阶段,在中和除杂罐中加入氧化锰矿粉,硫酸锰矿浆通过输送管流向中和除杂罐,氧化锰与硫酸锰矿浆混合,去除硫酸锰矿浆中的钾、铁杂质,通过中和除杂罐压滤得到硫酸锰矿液;
S3、调整PH值阶段,取出钾、铁杂质后,在硫酸锰矿液中加入中和剂,调整PH值至5~6,再通过二次压滤得到硫酸锰原液;
S4、除碱土金属阶段,在硫酸锰原液加入氟源化合物,经中和除杂罐加热升温得到混合液,通过中和除杂罐进行三次压滤得到硫酸锰溶液和氟化物;
S5、除重金属阶段,硫酸锰溶液保温静置30分钟后,在硫酸锰溶液中加入硫化剂,加热至60~100℃后保温20分钟,静置60分钟,再通过中和除杂罐进行四次压滤得到硫酸锰滤液和重金属硫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二氧化锰制备过程中的中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碳酸锰矿粉粒与浓硫酸重量比为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二氧化锰制备过程中的中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原液制备罐包括罐体,罐体顶部设有碳酸锰进料管和浓硫酸输送管,罐体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叶片,罐体内侧壁设有若干电磁加热器,输送管的一端与罐体侧壁下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二氧化锰制备过程中的中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中和除杂罐包括内筒,内筒外套有外筒,外筒侧壁下部两侧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有阀门,内筒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体,内筒侧壁下部设有若干过滤孔,过滤孔沿其边缘粘接有滤膜,内筒外侧壁设有活动挡板机构,盖体底部安装有电控缸,电控缸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电控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底部安装有电控加热片,内筒内壁底部放置有收集槽,内筒内侧壁下部设有内螺纹,收集槽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收集槽与内筒内侧壁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二氧化锰制备过程中的中和工艺,其特征在于:推板底部沿其边缘设有开口,推板通过开口与收集槽侧壁相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二氧化锰制备过程中的中和工艺,其特征在于:活动挡板机构包括若干环形挡板和若干电控滑轮,电控滑轮以内筒圆心为中心沿内筒外侧壁周向均匀布置,环形挡板与电控滑轮通过细绳连接,细绳一端与电控滑轮固定连接,且细绳缠绕在电控滑轮上,细绳远离电控滑轮的一端与环形挡板固定连接,环形挡板与内筒外侧壁相抵触,且环形挡板遮盖过滤孔,相邻环形挡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二氧化锰制备过程中的中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氧化锰矿粉为低品位氧化锰矿粉,且其含锰量为15%~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二氧化锰制备过程中的中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中和剂为碳酸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汇元锰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汇元锰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29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