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银掺杂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3613.X | 申请日: | 202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1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涛;陈佐川;李四新;高永静;宋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9/24 | 分类号: | D01F9/24;D01F11/12;D01F1/10;D04H1/4326;D04H1/728;H01M4/587;H01M4/62;H01M10/0525;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河北向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62 | 代理人: | 徐海涛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掺杂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多孔银掺杂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碱性酚醛树脂水溶液中添加无机银化合物、羧甲基壳聚糖、稳定剂,分散均匀,得到纺丝液;S2、将纺丝液静电纺丝,得到银掺杂纳米纤维;S3、将银掺杂纳米纤维在800℃下碳化3小时,得到银掺杂硬碳材料;S4、将银掺杂硬碳材料加热至200‑400℃,通入浓硝酸蒸汽进行刻蚀,得到多孔银掺杂硬碳材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硬碳材料阻抗大、首次效率偏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孔银掺杂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硬碳材料以其低温性能优异、膨胀低等优点而应用于HEV/PHEV/EV等电池领域,目前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固相/液相法制备,其材料存在一致性差,形貌为颗粒状结构,材料的阻抗偏大,且存在制备过程难以精确控制,导致得到的硬碳材料阻抗大、首次效率偏低。静电纺丝技术是通过强电场作用下,喷射成丝,具有过程可控,纤维状结构的膨胀较低,阻抗低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食品、化工及其新型材料等领域。而目前市场上未见报道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硬碳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孔银掺杂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硬碳材料阻抗大、首次效率偏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孔银掺杂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碱性酚醛树脂水溶液中添加无机银化合物、羧甲基壳聚糖、稳定剂,分散均匀,得到纺丝液;
S2、将纺丝液静电纺丝,得到银掺杂纳米纤维;
S3、将银掺杂纳米纤维碳化,得到银掺杂硬碳材料;
S4、将银掺杂硬碳材料用浓硝酸蒸汽刻蚀,得到多孔银掺杂硬碳材料。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碱性酚醛树脂与无机银化合物、羧甲基壳聚糖、稳定剂的质量比为100:(1-10):(1-5):(0.5-2)。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碱性酚醛树脂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1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机银化合物为硝酸银、碳酸银、硫酸银、氯化银中的一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稳定剂为三乙醇胺、乙酸、月桂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葡萄糖酸中的一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碳化条件为氩气气氛下温度700-1000℃,碳化时间为1-6h。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静电纺丝中,注射泵的推进速率为1-10毫升/小时,纺丝针头为0.1~1mm的平针头,高压直流电源为8-30KV,纺丝喷头与滚筒的距离为5-20cm。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刻蚀温度为200-400℃,时间为1-6h。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多孔银掺杂硬碳复合材料,由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多孔银掺杂硬碳复合材料。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所述锂离子电池电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银掺杂纳米纤维,将银沉积在碳纳米纤维骨架上,有效防止了颗粒团聚,得到纤维状的多孔银掺杂硬碳复合材料,具有膨胀低、阻抗低等优点,同时,多孔银具有高的电子导电率和比表面积,降低了硬碳复合材料的阻抗,提升了硬碳复合材料的倍率和循环性能,且银与电解液无反应,使其充放电过程中形成SEI膜较少锂离子的消耗,提升了硬碳复合材料的首次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36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