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开挖整体钻杆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7009.4 | 申请日: | 202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9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周中吉;杨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双马钻探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1/34;C21D9/08;C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邱锴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挖 整体 钻杆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非开挖钻杆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开挖整体钻杆加工工艺,其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工序:光管管端加厚、光管整体淬火、光管整体回火和管端螺纹加工,其特征在于,光管整体回火与管端螺纹加工之间还设置有管端二次回火工序,通过中频加热线圈环设于管端处,实现二次回火。上述非开挖整体钻杆加工工艺通过对管端进行二次回火,改善了钻杆公母端部的机械性能和力学性能,有效降低了使用中发生断裂的风险,此外管端二次回火工序可设置于光管整体回火后的下料辊道上,避免了额外增加工艺时间,且可以有效利用光管余热,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减少加热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开挖钻杆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开挖整体钻杆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非开挖整体钻杆的加工工艺流程为:光管管端加厚--光管整体淬火--光管整体回火--管端螺纹加工,光管整体淬火和回火的目的是提高钻杆的强度和韧性,提高综合机械性能。然而对于管端加厚的非开挖整体钻杆,由于管端和管体的壁厚不同,在光管整体热处理后,管端相对于管体(尤其是母端部分),强度明显偏高,韧性明显偏低,在现场使用过程中,由于管端韧性偏低,容易导致管端发生脆性断裂行为,断口呈现明显脆断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开挖整体钻杆加工工艺,改善管端性能,缓解使用中发生断裂的情况。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开挖整体钻杆加工工艺,其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工序:光管管端加厚、光管整体淬火、光管整体回火和管端螺纹加工,其特征在于,光管整体回火与管端螺纹加工之间还设置有管端二次回火工序,通过中频加热线圈环设于管端处,实现二次回火。
特别地,中频加热线圈设置于光管整体回火的下料辊道上,且下料辊道上设置有接近开关和挡料板,挡料板与接近开关信号连接,当接近开关感应到管件时,挡料板动作以对管件的端部限位,从而定位管端的位置。
特别地,中频加热线圈的热辐射作用于管端上公端或母端的螺纹根部。
特别地,对于管径为51mm~102mm的管件,管端二次回火的温度比光管整体回火时提高20℃~30℃,保温时间为60s。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非开挖整体钻杆加工工艺通过对管端进行二次回火,改善了钻杆公母端部的机械性能和力学性能,有效降低了使用中发生断裂的风险,此外管端二次回火工序可设置于光管整体回火后的下料辊道上,避免了额外增加工艺时间,且可以有效利用光管余热,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减少加热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开挖整体钻杆加工工艺中管端二次回火的示意图。
图中:1-中频加热线圈;2-下料辊道;3-接近开关;4-挡料板;5-母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双马钻探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双马钻探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7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