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控底盘的分布式驱动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57095.9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7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尤卫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德斯汽车电机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5/02 | 分类号: | B62D15/02;B62D7/16;B62D5/04;B62D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何佑英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盘 分布式 驱动 转向 机构 | ||
本申请涉及汽车转向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线控底盘的分布式驱动转向机构,其包括两个转向拉杆和设置在两个转向拉杆之间的转向驱动机构,两个转向拉杆互相远离的一端与转向节铰接,转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转向拉杆同步运动,两个转向节的最大转动角度达到90°。本申请具有方便汽车进行侧方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转向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控底盘的分布式驱动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市场,种品牌的乘用车、商用车,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新能源汽车、造车新势力的新能源车辆和智能化电动滑板底盘代表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趋势。
汽车的转向轮一般与转向节连接,而转向节转动连接在车架上。当汽车转向时,转向系统使左转向节和它所支承的左转向轮偏转,并通过转向梯形带动右转向节及其支承的右转向轮随之偏转相应角度。而现有的汽车不仅能实现前轮的转向,有些车虽然装备了后轮转向系统,但是转向的角度非常有限。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分布式驱动电动滑板车上的转向机构无法实现所有车轮的90度转向,当汽车进行侧方停车时需要进行多次前进、倒退才能实现,导致汽车侧方位停车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方便汽车进行侧方位停车,本申请提供一种线控底盘的分布式驱动转向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线控底盘的分布式驱动转向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线控底盘的分布式驱动转向机构,包括两个转向拉杆和设置在两个转向拉杆之间的转向驱动机构,两个所述转向拉杆互相远离的一端与转向节铰接,两个所述转向拉杆互相靠近的一端与所述转向驱动机构铰接,所述转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转向拉杆同步运动,两个转向节的最大转动角度达到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两个前轮之间和两个后轮之间均布置辅助转向装置,两个前轮之间和两个后轮之间的辅助转向装置相对布置,当汽车需要进行侧方位停车时,汽车原有的转向系统停止工作,此时利用转向驱动机构驱动两个转向拉杆同步运动,使转向轮实现大角度转向,当转向轮转动90°后可实现汽车的横向平移,从而方便进行侧方停车。
可选的,两个所述转向拉杆相对设置,所述转向拉杆包括与转向节铰接的第一拉杆和设置在第一拉杆远离转向节一端的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驱动电机和同轴设置在驱动电机电机轴上的转盘,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拉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与所述转盘边缘处铰接,两个所述第二拉杆与所述转盘的铰接点沿所述转盘径向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电机带动转盘旋转,从而使两个转向拉杆相互远离的端部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从而使两个转向节同步转动,直至转向轮转动90°,完成停车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反向旋转,带动转盘旋转进行复位。
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拉杆包括反向拉杆和滑动套设在反向拉杆外部的套筒,所述反向拉杆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与转向节铰接,所述套筒外部设置有驱动所述反向拉杆滑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汽车需要掉头时,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盘旋转,此时两个转向拉杆带动两个转向节转动,两个转向节向相同的方向转动45°左右,而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处于自由状态,再通过驱动件带动反向拉杆滑动,使第一拉杆的长度缩短或者伸长,从而使其中一个转向节转动,直至两个前轮之间和两个后轮之间均形成八字形,且两个八字形的开口相对,此时使汽车实现原地掉头的效果,方便汽车进行掉头。
可选的,所述转向拉杆沿汽车横向设置,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车架上的延伸臂、转动设置在延伸臂上的转动杆、连接在转动杆顶端的驱动杆和驱动驱动杆转动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杆竖直设置,所述驱动杆位于两个所述转向拉杆之间,所述驱动杆的两端与所述转向拉杆的端部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德斯汽车电机无锡有限公司,未经艾德斯汽车电机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70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