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相结合的隐蔽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8073.4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9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赵楠;陈新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63 | 分类号: | H04W12/63;H04W12/122;H04W12/03;H04B7/145;H04W52/26;H04W52/28;H04W52/46;H04B7/185 |
代理公司: | 辽宁鸿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许明章;王海波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智能 反射 面相 结合 隐蔽 通信 方法 | ||
1.一种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相结合的隐蔽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进行以下设置:
1)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一个地面发送端Alice向地面接收端Bob传递机密信息,并且在地面上存在一个位置不确定的潜在窃听者Willie试图拦截和窃听合法传输;利用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作为移动中继,其中智能反射面由无人机携带;
2)在该系统模型中,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的飞行高度固定为H,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的水平坐标为Bob的坐标表示为估算的Willie位置表示为Willie潜在区域的圆半径为CW;由于空地间信道的视距特性,假设空地信道增益满足自由空间路径损耗模型,每1m的参考距离下的信道功率增益表示为β0;对于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到Alice、Willie的信道,考虑瑞利衰落信道其中d、μ分别用户间的距离、路径损失指数,g是遵循独立同分布的复高斯分布;智能反射面的对角矩阵其中N为智能反射面中反射元素的数量,并且i=1,2,3,…,N;定义huw、hau、haw分别表示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到Willie、Alice到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Alice到Willie的信道增益;
3)Alice的信息发送功率Pa不超过其上限功率Pmax,信息传输速率R不低于其可以正确解调的门限值Rth;
4)Willie在其探测位置qW上,通过判断Willie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大小来判断Alice、Bob之间的通信是否进行:
5)在步骤4)中构成的最坏情况下,通过合理安排信息发送功率Pa、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的位置和相移θi,使隐蔽传输速率R最大化,同时保证满足隐蔽通信的约束条件,即ξ*≥1-ε,其中ε为隐蔽性参数;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的具体设置,通过计算并分析Willie的最佳探测功率的门限值T*和最小的错误检测概率为ξ*,使Willie正确检测到Alice、Bob之间是否进行通信这一事实的概率最大化,其中最佳检测功率门限值T*如公式(1)所示,最小的错误检测概率为ξ*如公式(2)所示:
式中,v=|huwΘhau+haw|2,表示Willie处的信道增益;ρ、rw分别表示额定噪声功率、噪声不确定系数、Willie的信噪比;
隐蔽传输速率如公式(3)所示:
式中,hub和hau分别表示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到Bob、Alice到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的信道增益;Θ表示智能反射面的对角矩阵元素;σb表示Bob处的噪声功率;
第三步,优化目标是隐蔽传输速率,根据该模型可以构建以下优化问题:
s.t.C1:ξ*≥1-ε,
C2:0<Pa≤Pmax,
在该优化问题中,C1是信号传输隐蔽性要求;C2是Alice处发射功率的约束要求,Pmax为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C3给出了智能反射面的相移约束,表明各反射单元的相移可以在[0,2π]范围内调整,这是切实可行的;
第四步,设计算法求解优化问题:
首先确定允许的最大发射功率Pa;然后,推导出智能反射面的最优相移θi、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的最佳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80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