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形态的转运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9261.9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4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邵世锋;王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A61G1/048;A61G1/052;A61G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态 转运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形态的转运机构,包括转运床主体,转运床主体包括底座和床板,床板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凸座,床板上搭置有活动担架,活动担架包括担杆和若干承托结构,担杆由第一弯杆和第二弯杆组合而成,承托结构包括胶板、一对固定套柱以及锁止板,锁止板的底端设有若干插块。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活动担架,使得将活动担架进行拆分后,担杆可在患者身体外侧进行组装,此时并推动胶板从患者的身体下穿过并将胶板的末端进行固定后通过向上抬起担杆即可使患者被活动担架抬起,可在无需直接搬运患者身体的同时使用活动担架将患者转运到转运床主体上,减少患者肢体的移动,达到在转运患者时保护患者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运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形态的转运机构。
背景技术
转运机构是指用于将物体进行转移的装置,在医院中,转运床是主要的转运机构,转运床是一种用于病人进行床与床之间的转运,以及将病人从手术台转运到病房和从救护车转运的专用医用床。
申请号为CN202122191293.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旋转转运床,包括升降板,升降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通过滑块与支撑板滑动卡接的床板,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螺纹管。该专利通过升降板、支撑板、床板、螺纹管、螺纹杆、伺服电机之间的配合,不仅实现了便于调整患者的高度,并且可以快速的调整患者的头部方向,方便转运的操作,便于将患者在病床与转运床之间进行转换,操作十分便利,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通过限位杆和限位管之间的配合,可以保证升降板和床板的水平状态,提高该自动升降旋转转运床的整体稳定性;申请号为CN201921298280.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儿童转运床,包括底架,底架上设有前升降气泵和后升降气泵,前升降气泵和后升降气泵的活塞杆均与主床架装接,主床架上装有床板,主床架一侧装有床头板、另一侧装有床尾板,主床架上安装有仪器放置架,该专利操作方便,便于放置各类型急救器具。
在转运床的实际使用中,由于术后的患者通常身体较为虚弱,且因为伤口等原因会导致医护人员将患者从手术床上转移到转运床上时,患者的肢体会在转移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运动幅度,从而容易使术后的患者受到二次伤害。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形态的转运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形态的转运机构,包括转运床主体,所述转运床主体包括能够沿地面移动的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部的床板,所述床板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凸座,所述床板的顶端搭置有活动担架,所述活动担架包括担杆和安装在所述担杆上的若干承托结构,所述担杆由第一弯杆和第二弯杆组合而成,所述承托结构包括胶板、固定在所述担杆上的一对固定套柱以及锁止板,在每个所述承托结构中,所述胶板从左往右依次将两个所述固定套柱的底部贯穿,所述胶板首端的顶底两侧表面上固定有一对夹板,所述锁止板的底端设有若干插块,所述插块在所述胶板的末端将所述胶板贯穿。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端与所述活动担架之间安装有若干电动升降座。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座的顶端均开设有嵌槽,四个所述凸座上的所述嵌槽的位置分别和所述担杆的四个拐角处相对应,所述担杆的拐角能够放入到所述嵌槽内,所述床板顶端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侧槽,所述固定套柱的底端搭接在所述侧槽上,所述床板的前后两侧端面上均开设有避空槽,两个所述避空槽的位置分别和所述担杆前后两端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弯杆和所述第二弯杆均呈U形状的空心杆状结构,所述第一弯杆的首末两端内均套设并固定有插柱,所述插柱末端的外侧表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插柱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二弯杆的端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92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