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盖材料异味阻控性能验证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9338.2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0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荣;马丽娟;李仁杰;赵韬;宋美静;张朋康;刘邦国;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L11/0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覆盖 材料 异味 性能 验证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覆盖材料异味阻控性能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量污染装置、吹扫装置、压力监测装置、温控装置和连续测试装置,所述定量污染装置包括污染箱、进样器和搅拌器,所述污染箱内部空间包括位于底部的用于铺设土壤的土壤区、位于所述土壤区上方的用于铺设覆盖材料的覆盖材料区和位于所述覆盖材料区上方的逸散异味吹扫区,所述进样器与所述土壤区连接,用于向铺设的土壤内注入异味物质,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逸散异味吹扫区,用于搅拌所述逸散异味吹扫区内气体;所述压力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逸散异味吹扫区内气压,所述温控装置用于调控所述污染箱内温度,所述吹扫装置通过进气管路连接所述逸散异味吹扫区,用于向所述逸散异味吹扫区内吹扫气体,所述逸散异味吹扫区通过排气管路连接所述连续测试装置,所述连续测试装置用于测定所述逸散异味吹扫区排出气体中的污染物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材料异味阻控性能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区设有多孔针头,所述进样器与所述多孔针头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多孔针头向铺设的土壤内均匀注入异味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材料异味阻控性能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逸散异味吹扫区的压力监测探头和警报器,当所述逸散异味吹扫区内气压超过设定范围,所述警报器发出警报提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材料异味阻控性能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包括第一恒温加热器、第二恒温加热器和温度感应探头,所述第一恒温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污染箱内底部,所述第二恒温加热器和所述温度感应探头均设置于所述逸散异味吹扫区,且所述温度感应探头靠近所述逸散异味吹扫区的排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材料异味阻控性能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装置包括氮气钢瓶、减压阀、第一稳流阀和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所述氮气钢瓶通过所述进气管路连接所述逸散异味吹扫区,所述减压阀、所述第一稳流阀和所述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依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路上,且所述减压阀靠近所述氮气钢瓶;所述第一稳流阀和所述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之间的所述进气管路上连接有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连接所述污染箱内底部的进气口,且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土壤区下方,所述进气支管上设有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材料异味阻控性能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测试装置包括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和PC终端,所述逸散异味吹扫区通过所述排气管路连接所述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所述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与所述PC终端电连接;所述排气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二稳压阀和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且所述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靠近所述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所述第二稳压阀和所述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之间的所述排气管路上连接有排气支管,所述排气支管末端连接尾气处理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材料异味阻控性能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箱外侧壁上设有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污染箱内温度和吹扫时间;所述搅拌器为螺旋桨式搅拌器。
8.一种覆盖材料异味阻控性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覆盖材料异味阻控性能验证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污染箱设置:打开温控开关,设置所述污染箱内温度,将洁净土或污染土均匀铺设在所述污染箱底部;若铺设的土壤为洁净土,则使用所述进样器将异味物质注入铺设的洁净土中;若铺设的土壤为污染土,则直接进行下一步;
(2)逸散模式选择:按监测模式选择是否铺设覆盖材料;如不需铺设覆盖材料,则将所述污染箱密闭,打开所述搅拌器,土壤中的污染物开始向上挥发到所述逸散异味吹扫区;如需铺设覆盖材料,则需要在将所述污染箱密闭之前,按厚度要求将覆盖材料均匀铺设在土壤上层;
(3)动态吹扫监测:当所述污染箱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设置好吹扫流量,打开所述吹扫装置开始吹扫,并开启计时器,异味物质自下向上挥发穿过覆盖材料后进入所述逸散异味吹扫区,所述吹扫装置将混合气体吹扫至所述连续测试装置中测定污染物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93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