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组合物及其硬化物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60248.5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6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间下琢史;加贺大树;吉泽恵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83/00 | 分类号: | C08F283/00;C08F220/32;C08F220/20;C09D15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亚胺 甲基 丙烯酸酯 树脂 活性 能量 硬化 组合 及其 | ||
本发明涉及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组合物及其硬化物,有鉴于背景技术的段落所述的现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以提供一种胶粘性、硬度、硬化收缩性、耐湿热性优异的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为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A)是使于一分子中具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b)与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a3)反应而得,且该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a3)为通过脂环族异三聚氰酸酯型聚异氰酸酯(a1)与脂环族三羧酸酐(a2)的反应而得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及使用该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组合物。本发明的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适合使用在粘合剂树脂、交联剂、硬涂材料。
背景技术
通过紫外线或电子束等活性能量线的照射来构成形成交联结构并硬化的组合物等的物质有其重要性,这样的技术被使用在住宅建设领域、土木及建筑领域、电气电子及信息领域、运输领域等的复合材料基质、注模材料、印墨、涂覆剂、涂料、接着剂等各种用途,产业上极为有用。于此硬化型树脂组合物中,通过使用具备多个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化合物,于硬化后形成交联结构,可得到玻璃转移点(Tg)提高,耐热性或耐溶剂性等物性优异的硬化物。
以往,(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被广泛地使用作为硬化型树脂,尤其,已经以提升硬化后的被膜的柔软性或弹性模数为目的而积极地进行(甲基)丙烯酸环氧酯或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开发。
例如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使用了(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硬化性树脂相对于基材的密合性、透明性、硬化性优异的内容,但这些硬化性树脂在硬化时的硬化收缩大,存在有从基材的剥离或硬化物的变形等技术问题。于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使用了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等硬化性树脂,其于柔软性或是硬化收缩的抑制而言为优异的内容,但硬度或耐湿热性仍有技术问题存在。于专利文献3中,揭示有使用了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等硬化树脂,其溶剂溶解性或耐热性优异的内容,但耐湿热性仍有技术问题存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2-1446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29642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66693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现状,以提供一种胶粘性、硬度、硬化收缩性、耐湿热性优异的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为目的。
[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等进行精心探讨,结果发现:通过脂环族异三聚氰酸酯型聚异氰酸酯(a1)与脂环族三羧酸酐(a2)的反应而得到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a3),再使于一分子中具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b)与前述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a3)而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A),可提供一种干燥后的胶粘性优异,能够通过活性能量线的照射而硬化,并且硬化后的硬度、硬化收缩性、耐湿热性达到良好的硬化性组合物,因而完成本发明。
也就是,本发明关于下述[1]至[5]。
[1]一种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A),使于一分子中具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b)与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a3)反应而得,该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a3)是通过脂环族异三聚氰酸酯型聚异氰酸酯(a1)与脂环族三羧酸酐(a2)的反应而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化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化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0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