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驱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控制策略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60524.8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4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午;阮仁新;薛琼;黄建国;范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18 | 分类号: | B60L7/18;B60T13/58;B60T13/74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伯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2 | 代理人: | 任苗苗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制动 能量 回收 系统 控制 策略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制动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大型四驱越野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控制策略及系统。包括:判断前轴电机的最大能量回收制动力矩是否大于等于前轴需要的制动力,若是,满足前桥制动力要求,前后轴液压制动力为0,否则,需要液压制动提供额外的制动力;判断后轴电机的最大制动能量回收所能够提供的制动力矩与后轴液压制动力之和是否能够满足此时后轴需要的制动力,若是,后轴电机制动力为后轮后轴需要的制动力与后轴液压制动力之差,若否,后轮未抱死,后轮电机制动能量力矩加到最大值,即后轴电机的最大制动能量回收所能够提供的制动力矩,同时更新前桥液压制动力。本发明能最大限度回收制动能量,降低整车油耗,提高驾驶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动能量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四驱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控制策略及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压力下,电动汽车以其高能效、低噪音、零排放等优点成为汽车行业的替代解决方案。然而,短行驶里程是电动汽车亟待解决的问题。能量回收是提高电动汽车能效、扩大其行驶里程的重要技术。
针对大型四驱越野车的再生制动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I)的改进制动能量回收策略。与以前的研究相比,改进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更多地考虑了制动稳定性,涵盖了车辆更广泛的制动情况。通过对先前建立的车辆系统模型在不同固定制动强度和连续变化制动强度下的数值模拟,广泛验证了制动能量回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能够在保证制动效率和制动稳定性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不同制动工况下的再生制动功能,并确保能量回收的最大化。
再生制动在提高能源效率和扩大电动汽车行驶范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具有频繁启动-停止或加速-减速驱动模式的越野道路条件下。当电动汽车处于制动状态时,再生制动系统可以将车辆的动能或势能转化为电能,为动力电池充电,并提供电机制动力矩,以辅助制动,降低制动温升。因此,再生制动系统不仅实现了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而且提高了制动效率和制动安全性能。
现有有关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纯前驱或纯后驱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和成果。但是双轴均配备驱动电机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研究还较少。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主要实现目标是在保证车辆制动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前后桥之间合理的制动力分配,来获得最大的制动能量回收能力。优化后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更多地考虑了制动稳定性,涵盖了更广泛和更现实的车辆制动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四驱越野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控制策略,具体是指通过优先使用回馈电制动,从而最大限度回收制动能量,降低整车油耗,同时,还能使驾驶员在制动工况下获得良好的驾驶感知。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四驱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控制策略,包括:
判断前轴电机的最大能量回收制动力矩是否大于等于前轴需要的制动力,若是,满足前桥制动力要求,前后轴液压制动力为0,否则,需要液压制动提供额外的制动力;判断后轴电机的最大制动能量回收所能够提供的制动力矩与后轴液压制动力之和是否能够满足此时后轴需要的制动力,若是,后轴电机制动力为后轮后轴需要的制动力与后轴液压制动力之差,若否,后轮未抱死,此时后轮电机制动能量力矩加到最大值,即后轴电机的最大制动能量回收所能够提供的制动力矩,同时更新前桥液压制动力。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更新前桥液压制动力为:
Fhy_F=Fhy_Rβb/(1-βb)
其中,Fhy_F为更新后的前轴的液压制动力,Fhy_R为后轴的液压制动力,βb为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系数。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更新前桥液压制动力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05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