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隐患病害的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62694.X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1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刘辉;王颖丽;乔国斌;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坝道工程医院(平舆) |
主分类号: | E01C11/00 | 分类号: | E01C11/00;E01C23/01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陈雪凡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隐患 病害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道路隐患病害的修复方法,其步骤包括:首先探测隐患位置以及隐患边界,然后对隐患处按照第一预设间距钻微型探测孔;在将微型视频采集系统的采集端伸入微型探测孔进行隐患的几何尺寸的测量,并根据测得的几何尺寸确定空腔量;然后在隐患处对应路面上按照第二预设间距,钻灌料孔,用于灌填颗粒类骨料;在微型探测孔内预埋插入不同长度的注料管;然后通过灌料孔灌填颗粒类骨料;最后注射高聚物材料:注浆顺序为从下向上,从周边向中心逐步注射,最后注射颗粒类骨料的顶面与路面及周边土体空隙处。本发明采用颗粒类骨料和注入自膨胀高聚物相结合方式进行修复,提高了道路隐患病害修复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面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隐患病害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和地下市政设施建设项目增多,近年来地面塌陷事件有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些道路塌陷事件直接影响到了道路交通的安全运行、破坏了城市的良好形象,同时也严重威胁了广大人民生活及生命财产。
而随着道路病害检测技术的发展道路深层的道路病害如:空洞、脱空等被提前发现,及时恰当的处置好这些病害能够有效的减少道路塌陷带来的各种影响,但目前对于上述道路表面的塌陷以及道路深层的空洞、脱空等病害通常采用开挖式修复治理,通过混凝土和石子等物料进行搅拌,然后对缺陷处进行修复,但开挖式修复费时费力,还会给广大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目前,也有尝试采用非开挖的形式对道路病害进行修复,如申请号为CN202011461009.4的一件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冻土路基非开挖修复方法,该专利通过在所述脱空区域分别钻取注浆孔和冷却液加注孔,接着通过注浆孔向脱空区域内注入高聚物浆液,虽然能够达到修复的目的,但是仅仅通过高聚物进行修复,对于小范围的空洞足可以满足继续使用,对于大范围的塌陷、空洞以及脱空等缺陷很难仅仅通过高聚物达到有效的修复,其可靠性不高。
因此,亟需一种道路隐患病害的修复方法,克服上述不足,能够有效提高道路缺陷修复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隐患病害的修复方法,旨在解决在非开挖无搅拌的基础上,道路隐患病害修复质量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道路隐患病害的修复方法,其步骤包括:
S1:探测装置探测隐患位置以及隐患边界,然后对所述隐患处按照第一预设间距钻微型探测孔;
S2:将微型视频采集系统的采集端伸入所述微型探测孔进行隐患的几何尺寸的测量,并根据测得的几何尺寸确定空腔量;
S3:在隐患处对应路面上按照第二预设间距,钻灌料孔,用于灌填颗粒类骨料;
S4:在所述微型探测孔内预埋插入不同长度的注浆管;然后通过所述灌料孔灌填颗粒类骨料;
S5:注射高聚物材料:注浆顺序为从下向上,从周边向中心逐步注射,最后注射所述颗粒类骨料的顶面与路面及周边土体空隙处。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探测装置探测隐患位置的方法:
S01:沿测试路段行车方向布置雷达探测剖面,采用三维电磁雷达对道路进行全覆盖扫描,获得隐患位置。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探测装置探测隐患边界的方法:
S02:对三维电磁雷达探测的信号反射异常区域,采用二维电磁雷达进行网格化扫描从而获取隐患边界。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当对隐患处注射高聚物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坝道工程医院(平舆),未经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坝道工程医院(平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26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球机水车式防卡球送球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亚克力管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