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脂肪细胞膜凋亡伪装修饰的免疫减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62851.7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3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元;颜姣;王妍婧;韩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31/685;A61K38/19;A61K45/00;A61P3/0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周蕾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脂肪 细胞膜 伪装 修饰 免疫 减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脂肪细胞膜凋亡伪装修饰的免疫减肥方法,包括:(A)对脂肪细胞进行表面修饰,赋予其凋亡细胞膜特征,将其伪装成凋亡伪装脂肪细胞;(B)凋亡伪装脂肪细胞通过表面配体识别,激活驻留在脂肪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发挥吞噬功能,清除脂肪细胞,使脂肪细胞数量减少;(C)免疫细胞吞噬脂肪细胞后,炎症表型改变,将脂肪组织微环境变成抗炎型,减少肥胖反弹的几率。本发明的免疫减肥方法通过对脂肪细胞膜进行修饰,其被赋予的新功能可以激活脂肪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对脂肪细胞进行吞噬清除,从而达到减肥效果。同时,免疫细胞炎症表型改变,降低脂肪组织微环境炎症,降低肥胖反弹的可能性,为减肥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免疫系统清除脂肪细胞从而减少脂肪组织的基于脂肪细胞膜凋亡伪装修饰的免疫减肥方法。
背景技术
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容易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代谢疾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或者药物进行治疗,但存在风险性高、副作用明显、易反弹等诸多缺点。目前,国内外减肥策略主要通过药物或者手术减少食物的吸收,增加能量的消耗,同时辅助以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强度、保持心理健康等,大致可以分为生物疗法(药物治疗)、化学疗法(诱导代谢模式改变或脂质溶解等)、物理疗法(饮食、运动、射频或超声溶脂)和机械疗法(手术)。目前,化学疗法尚在研究阶段,临床应用相对较少。主要通过纳米技术负载药物分子诱导白色脂肪细胞转变为棕色脂肪细胞,从而增加能量代谢,如白藜芦醇纳米颗粒、辣椒素微针贴片等。生物药物疗法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比如控制食欲的催产素、瘦素、安非他酮、纳曲酮等;利拉鲁肽则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最常用的奥利司他和塞利司他通过降低脂肪消化,减少热量摄入,来达到瘦身的效果。但是,这些药物都需要长期服用,且容易引发多种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对于手术疗法,临床上一般需要进行严格的预评估后才会采用,普适性较差,且存在手术感染的风险。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量进行减肥,由于其安全有效,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减肥方式,但是其需要长期坚持,且易反弹,造成最终疗效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脂肪细胞膜凋亡伪装修饰的免疫减肥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一种通过将脂肪细胞修饰伪装成凋亡细胞,从而激活具有吞噬功能的免疫细胞吞噬清除脂肪细胞,治疗肥胖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脂肪细胞膜凋亡伪装修饰的免疫减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脂肪细胞进行表面修饰,赋予其凋亡细胞膜特征,将其伪装成凋亡伪装脂肪细胞;
(B)凋亡伪装脂肪细胞通过表面配体识别,激活驻留在脂肪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发挥吞噬功能,清除脂肪细胞,使脂肪细胞数量减少;
(C)免疫细胞吞噬脂肪细胞后,炎症表型改变,将脂肪组织微环境变成抗炎型,减少肥胖反弹的几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A中,使用具有凋亡细胞膜表面特征分子的纳米颗粒对脂肪细胞进行表面修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凋亡细胞膜表面特征分子为磷脂酰丝氨酸、溶血卵磷脂、鞘氨醇-1-磷酸、趋化因子CX3CL1、核苷酸ATP/UTP、细胞间黏附因子3、钙网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糖基化蛋白、精胺、果糖-1、6-二磷酸、二羟基丙酮磷酸、UDP-葡萄糖、GMP和肌苷-5’-单磷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再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具有凋亡细胞膜表面特征的纳米颗粒为磷脂酰丝氨酸分子修饰的纳米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28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