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溶解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残存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63771.3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1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覃定员;徐江涛;李钊波;陈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9/36 | 分类号: | G01N9/36;G01N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秋弟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溶解 方式 获取 铝塑膜铝层 残存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铝塑膜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用溶解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残存率的方法,方法步骤包括:步骤S1,配置用于铝层的溶解溶液;步骤S2,裁切所需大小的铝塑膜样品;步骤S3,对铝塑膜样品的面密度进行测试;步骤S4,对待测铝塑膜样品进行称重,称重后通过溶解溶液将铝塑膜样品的铝层进行溶解,对溶解后的残留物进行清洗烘干并称重,步骤S5,结合铝塑膜样品的面密度、铝塑膜样品的重量及残留物的重量,计算得出铝塑膜铝层的平均厚度,本发明的残存率方法,可计算出铝塑膜铝层的平均厚度,避免铝塑膜局部厚度的不均匀造成测量的偏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塑膜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采用溶解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残存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铝塑膜在锂离子电池上应用越来越广泛,铝塑膜的各项性能参数也备受重视。
一般情况下,铝塑膜是由三层结构组成:外层为尼龙层,主要作用是保护中间层铝层不受划伤,阻止空气尤其是氧气的渗透;中间层为铝层,主要作用是阻止水汽渗入;内层为CPP层,主要作用是用于电池封装,阻止内部电解液腐蚀铝层。
由此可见,铝塑膜中间层铝层的残存率检测至关重要。
针对以上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为:
1)将铝塑膜进行切片,使用CCD(或显微镜)测量切片处铝层厚度;
2)将铝塑膜进行高温热分解(500℃-550℃),使用千分尺测量铝层厚度。
通过获得的厚度数据计算铝层残存率。
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铝塑膜的切片处往往会出现毛刺、披锋,或者弯曲形变,干扰测试结果;高温条件,铝层容易氧化,影响测试结果;而且,铝的燃点在550℃,加温至该温度会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一种计算结果准确度更高且安全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采用溶解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残存率的方法,通过化学溶解获取相关样品的面密度,通过面密度计算出铝塑膜的铝层残存率,简化了铝塑膜冲坑后铝层检测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溶解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残存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S1,配置仅对铝塑膜的铝层具备溶解效果的溶液;
步骤S2,裁切测试所需大小的铝塑膜样品A与铝塑膜样品B;
步骤S3,对铝塑膜样品A和铝塑膜样品B的面密度进行测算;
步骤S4,对铝塑膜样品A进行称重,称重后通过步骤S1配置的溶液将铝塑膜样品A的铝层进行溶解,对铝层溶解后的残留物进行清洗烘干并称重后,根据所获取的铝塑膜样品A的数据计算出铝塑膜样品A的面密度;
步骤S5,对铝塑膜样品B进行称重,称重后通过步骤S1配置的溶液将铝塑膜样品B的铝层进行溶解,对铝层溶解后的残留物进行清洗烘干并称重后,根据所获取的铝塑膜样品B的数据计算出铝塑膜样品B的面密度;
步骤S6,根据铝塑膜样品B的面密度与铝塑膜样品A的面密度,计算得出铝塑膜的铝层残存率。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00g/l-300g/l。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铝塑膜样品A为未冲坑的铝塑膜样品,样品B为冲坑后铝塑膜样品。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与所述步骤S5的面密度通过以下计算式进行计算:
ρ1=(m11-m12)/S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37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