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自检功能的远程投切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65032.8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2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H9/16 | 分类号: | H01H9/16;H01H9/54;H01H47/00;H02J3/18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董骁健 |
地址: | 255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自检 功能 远程 切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自检功能的远程投切开关,属于投切开关技术领域,包括壳体、主控板、开关组件、自检挡板、固态继电器、远程控制模块,所述开关组件包括静触头件和动触头件,所述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动触头件和动触头件的两端并联连接;所述动触头件上方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的活动端与动触头件抵接连接;所述触头件上横向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活动自检挡板,所述自检挡板一端连接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用于控制自检挡板运动。本发明投切开关采用晶闸管控制过零投切,解决了投切的涌流问题,不会造成因涌流而发生的各种问题。减小了功率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切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自检功能的远程投切开关。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在电力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主要通过动态补偿和静态补偿这二种方式进行补偿。针对稳定性负载的配电系统,补偿方式多采用机械式的接触器投切。然而,由于接触器的反应时间比较长,这种补偿方式对于系统中的波动性负载的无功功率的需求,系统功率因数的及时响应,都不能很好的满足。因此,当配电系统中存在变化较快、启停频繁的负载时,则主要采用晶闸管式的电子开关的投切,及时响应负载的变化,补偿效果较好。然而晶闸管式电子开关存在发热量大、散热性能差、机械寿命低的的缺点,晶闸管开关容易损坏,给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当前也有晶闸管与机械开关组合式的复合开关形式,而该类型的开关无法实现开关状态自检和远程控制的缺陷,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寿命高、运行问题、可实现自检功能的远程投切开关,以满足投切开关应用场景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有自检功能的远程投切开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自检功能的远程投切开关,包括壳体、主控板、开关组件、自检挡板、固态继电器、远程控制模块,所述主控板、开关组件、固态继电器、远程控制模块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开关组件包括静触头件和动触头件,所述动触头件与静触头件抵接连接,所述静触头件和动触头件两端分别连接设有接线板,所述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动触头件和动触头件的两端并联连接;所述动触头件上方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的活动端与动触头件抵接连接;所述触头件上横向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活动自检挡板,所述自检挡板一端连接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用于控制自检挡板运动;所述开关组件、固态继电器、远程控制模块、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分别与主控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件的一端穿设有转轴,所述动触头件沿转轴转动,所述转轴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动触头件下方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动触头件和壳体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件包括导体和触头壳,所述导体设在所述触头壳内,所述触头壳上设置有锁扣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挡销,所述挡销与锁扣体配合连接,所述挡销一端连接设有第三电磁铁,所述第三电磁铁用于控制挡销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自检挡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与第一电磁铁的活动端外径相等,第一电磁铁的活动端可自由穿过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磁铁一侧设有第一位置开关,所述第一位置开关用于检测第一电磁铁活动端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电磁铁一侧设有第二位置开关,所述第二位置开关用于检测第三电磁铁活动端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静触头件上穿设有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所述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分别与主控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板包括电源板和主板,所述主板包括单片机单元、存储器单元、时钟单元、数模转换单元、数码显示单元、指示灯单元、按键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控制模块为蓝牙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职业学院,未经淄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5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