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利用率计算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67471.2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4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李菲;金雨超;郑雨婷;郭省力;宋东冬;朱小萌;刘光海;肖天;薛永备;程新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2 | 分类号: | H04W16/22;H04W24/02;H04B7/04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利用率 计算方法 装置 | ||
1.一种网络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管理设备使用网络的多个小区的小区历史数据,预测小区达到理论流量时的目标参数;其中,所述理论流量是小区开启多用户多进多出MU-MIMO模式后达到的最大稳定流量,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信道质量指标效率CQIEfficiency和大包时长占比,所述大包是占满PRB的数据包;
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基于所述PRB利用率,确定小区达到所述理论流量时实际使用的RE数;
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基于所述实际使用的RE数,以及所述CQI Efficiency,确定小区达到所述理论流量时实际使用的比特数;
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基于所述实际使用的比特数,以及所述大包时长占比,确定小区使用单用户多进多出SU-MIMO模式时的理论流量;
网络管理设备基于所述SU-MIMO模式时的理论流量,以及增益系数,计算小区使用MU-MIMO模式时的理论流量;其中,所述增益系数用于表征小区开启MU-MIMO模式后的流量相比开启SU-MIMO模式后的流量的增益;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基于所述理论流量,确定目标小区的小区网络利用率和所述网络的网络利用率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多个小区包括所述目标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参数为PRB利用率时,所述小区历史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多个小区的多个PRB利用率和所述多个PRB利用率分别对应的单用户感知速率;
所述目标参数为CQI Efficiency时,所述小区历史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多个小区的CQI信息和所述多个小区的流量;
所述目标参数为大包时长占比时,所述小区历史数据包括:大包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长和去尾包TTI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理论流量,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小区网络利用率,包括:
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基于所述目标小区的下行理论流量,获得所述目标小区的下行流量利用率;
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基于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理论流量,获得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流量利用率;
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基于所述目标小区的下行流量利用率和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流量利用率,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小区网络利用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理论流量,确定所述网络的网络利用率,包括:
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基于所述多个小区的下行理论流量,获得所述网络的下行流量利用率;
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基于所述多个小区的上行理论流量,获得所述网络的上行流量利用率;
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基于所述网络的下行流量利用率和所述网络的上行流量利用率,确定所述网络的网络利用率。
5.一种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包括:
预测模块,用于使用网络的多个小区的小区历史数据,预测所述小区达到理论流量时的目标参数;其中,所述理论流量是所述小区开启多用户多进多出MU-MIMO模式后达到的最大流量,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信道质量指标效率CQI Efficiency和大包时长占比,所述大包是占满PRB的数据包;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PRB利用率,确定小区达到所述理论流量时实际使用的RE数;基于所述实际使用的RE数,以及所述CQI Efficiency,确定所述目标小区达到所述理论流量时实际使用的比特数;基于所述实际使用的比特数,以及所述大包时长占比,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使用单用户多进多出SU-MIMO模式时的理论流量;基于所述SU-MIMO模式时的理论流量,以及增益系数,计算所述目标小区使用MU-MIMO模式时的理论流量;其中,所述增益系数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小区开启MU-MIMO模式后的流量相比开启SU-MIMO模式后的流量的增益;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理论流量,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小区网络利用率和所述网络的网络利用率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74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地基夯实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土木工程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