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炼锌无机锗渣制备氢氧化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68437.7 | 申请日: | 202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4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魏昶;邓志敢;王梓澎;李兴彬;李旻廷;樊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41/00 | 分类号: | C22B41/00;C22B7/00;C22B19/20;C22B19/30;C01G1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苏芸芸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无机 制备 氢氧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炼锌无机锗渣制备氢氧化锗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压力釜内130~180℃下采用4~6mol/L的盐酸对湿法炼锌无机锗渣进行浸出,1~3h后使锌进入溶液,铁硅砷进入浸出渣,锗以气态四氯化锗形式与水蒸汽形成混合蒸汽一起挥发;混合蒸汽通过冷凝装置降温至30~40℃,形成四氯化锗溶液;四氯化锗溶液导入水解槽中,直接水解析出氢氧化锗;本发明利用湿法高温压力浸出分离提取湿法炼锌无机锗渣中锗,同步实现锗的挥发、锌的浸出,并将铁硅砷转化形成稳定的无害化渣,挥发的四氯化锗直接水解为氢氧化锗,本发明工艺简单、流程短,适用于工业化应用和市场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炼锌无机锗渣制备氢氧化锗的方法及应用,属于金属离子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锗作为稀散金属,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自然界中极少有可独立开采的锗矿床,目前,锗的回收主要来自锌冶炼工业,在闪锌矿的常规湿法冶炼流程中,锗会富集在锌浸渣中,锌浸渣已成为回收镓锗的重要资源。
含锗锌浸渣回收锗的方法主要为火法还原挥发法,如,采用烟化炉挥发含锗氧化锌工艺,含锗氧化锌烟尘再采用酸浸工艺将锗溶解进入湿法炼锌溶液,之后采用单宁沉锗工艺对溶液中的锗进行分离富集,获得单宁锗渣,单宁锗渣经煅烧脱除有机物后再采用盐酸浸出-蒸馏四氯化锗-水解氢氧化锗-煅烧分解工艺制备氧化锗。单宁沉淀法,锗回收效率较高,后续也容易锗的氯化挥发,但由于单宁耗量大,成本较高,且大量单宁的加入使得湿法炼锌体系有机物含量升高,对后续电解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邓志敢等开发了CN2020109147153的一种湿法炼锌溶液无机沉淀分离锗的方法,在非有机体系下实现了湿法炼锌溶液中锗的清洁高效富集,降低成本、消除砷化氢等气体的危害、避免有机物进入湿法炼锌溶液,获得的无机锗渣可采用与单宁锗渣相同的处理方式,即盐酸浸出-蒸馏四氯化锗-水解氢氧化锗-煅烧分解工艺制备氧化锗,但其蒸馏及水解工艺处理量大、废水量大,为进一步实现锗的清洁提取,需开发适用于无机锗渣提取锗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湿法炼锌溶液分离富集锗的问题,在湿法炼锌溶液无机沉淀分离锗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湿法炼锌无机锗渣制备氢氧化锗的方法,利用湿法高温压力浸出分离提取湿法炼锌无机锗渣中锗,同步实现锗的挥发、锌的浸出,并将铁硅砷转化形成稳定的无害化渣,挥发的四氯化锗直接水解为氢氧化锗,本发明工艺简单、流程短。
本发明湿法炼锌无机锗渣制备氢氧化锗的方法如下:
(1)采用4~6mol/L的盐酸在压力釜内130~180℃下对无机锗渣浸出1~3h,使锌进入溶液,铁硅砷进入浸出渣,锗以气态四氯化锗形式与水蒸汽形成混合蒸汽一起挥发;
(2)将混合蒸汽通过冷凝装置降温至30~40℃,形成四氯化锗溶液;
(3)将四氯化锗溶液导入水解槽中,直接水解析出氢氧化锗。
所述湿法炼锌无机锗渣中含Zn 10~30wt%、Ge 1~3wt%、Fe 2~5wt%、Si 1~2wt%、As2~3wt%,wt%为质量百分比。
所述浸出渣中硅主要为二氧化硅、砷主要为砷酸铁、铁主要为氧化铁和砷酸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湿法高温压力浸出分离提取湿法炼锌无机锗渣中的锗,使锌和锗浸出进入溶液形成氯化锌和四氯化锗溶液;浸出反应进行的同时利用高温促使低浓度四氯化锗挥发,使浸出进入溶液的低浓度锗以四氯化锗形式挥发;除此之外,利用铁硅砷在高温水溶液中以简单化合物结晶析出的性质,同步地将硅转化为二氧化硅、砷转化为砷酸铁、铁转化为氧化铁和砷酸铁;从而实现锌的浸出、锗的挥发、铁硅砷固化入渣在同一反应器内同步进行,将传统工艺的浸出-除杂-富集-蒸馏四氯化锗的流程合并为一步进行,工艺简单、流程短、效率高、除杂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8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