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曝气沉砂池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69566.8 | 申请日: | 202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0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崔贺;严娟;曹栋亮;赵峰;李向阳;王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B0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地址: | 2263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曝气沉砂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曝气沉砂池,包括池体;拦渣格栅板,固定设置在池体内从而将池体内腔分隔成左右并排设置的浮渣区和曝气沉砂区,曝气沉砂区分为曝气区和沉砂区;曝气系统,包括第一曝气主管和第一曝气支管,第一曝气主管固定设置在曝气区,第一曝气支管的左端与第一曝气主管连通,分别与曝气区连接且连通;吸砂系统,包括直线驱动机构、气源、吸砂泵和吸砂管路;以及吸渣系统,包括吸渣泵和吸渣管路,吸渣泵固定在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且该吸渣泵的气腔与气源的输出口连接,吸渣泵的进口与吸渣管路的吸渣出口连接且连通,吸渣管路的吸渣进口伸入浮渣区;本发明的一种曝气沉砂池具有较好地除砂和除渣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曝气沉砂池。
背景技术
沉砂池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使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能够随水流带走。实际工程中常用的两种沉砂池是旋流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优点是除砂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缺点是只可以去除无机砂粒,而无法去除污水中的浮渣。曝气沉砂池的优点是停留时间长,砂粒经过曝气搓洗后比较洁净,并具有撇除浮渣的功能。
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工段曝气沉砂池,曝气作用下部分无机颗粒下沉,部分悬浮颗粒会上浮产生大量浮渣,仅依靠人工手持简易工具定期打捞,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浮渣残留量较多,影响下一道工序处理。
目前,污水处理厂曝气沉砂池浮渣槽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预埋浮渣排出管,通过刮渣板在浮渣区运动,将浮渣区的浮渣刮入浮渣井,进而实现浮渣的去除。然而,实际使用中,水量变化会导致液位变化,进而常常出现浮渣槽与刮渣板标高不匹配,无法收集浮渣,进而需要人工打捞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曝气沉砂池及航行方法,具有较好地除砂和除渣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曝气沉砂池,包括池体;拦渣格栅板,拦渣格栅板固定设置在池体内从而将池体内腔分隔成左右并排设置的浮渣区和曝气沉砂区,曝气沉砂区自上而下依次分为曝气区和沉砂区;曝气系统,曝气系统包括第一曝气系统,第一曝气系统包括第一曝气主管和多个第一曝气支管,第一曝气主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曝气区的右侧壁上,多个第一曝气支管的左端与第一曝气主管连接且连通,多个第一曝气支管的右端分别与曝气区连接且连通;吸砂系统,吸砂系统包括直线驱动机构、气源、吸砂泵和吸砂管路,直线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池体上,吸沙泵和气源分别固定安装在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吸沙泵的进口与吸砂管路的吸砂出口连接且连通,吸砂管路的吸砂进口伸入沉砂区,气源的输出口通过吸砂气管与吸砂泵的气腔连接且连通;以及吸渣系统,吸渣系统包括吸渣泵和吸渣管路,吸渣泵固定在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且该吸渣泵的气腔通过吸砂气管与气源的输出口连接且连通,吸渣泵的进口与吸渣管路的吸渣出口连接且连通,出口用于接入浮渣井,吸渣管路的吸渣进口伸入浮渣区。
进一步地,曝气系统还包括第二曝气系统,第二曝气系统包括第二曝气主管和多个第二曝气支管,第二曝气主管固定设置在沉砂区的侧壁上,多个第二曝气支管的下端与第二曝气主管固定连接且连通,上端与沉砂区连通,第二曝气系统驱动池内内腔的右下侧水流向上移动,同时位于第二曝气系统右上方的第一曝气系统驱动池内内腔的右上侧水流向左移动,使得水流形成逆时针转动的漩涡。
进一步地,曝气区的右侧壁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引导壁和壁本体构成,引导壁呈弧形,池内内腔的右下侧水流在第二曝气系统的驱动下向上移动,流向引导壁,并在引导壁的引导作用下向池内内腔的左侧移动,使得水流形成逆时针转动的漩涡。
进一步地,沉砂区的右侧臂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弧状过渡段、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第一倾斜段的倾斜角小于第二倾斜段的倾斜角。
进一步地,第二曝气主管固定设置在第一倾斜段上。
进一步地,曝气系统还包括第三曝气系统,第三曝气系统包括第三曝气主管和多个第三曝气支管,第三曝气主管包括固定设置在浮渣区,多个第三曝气主管的上端与第三曝气主管连接且连通,下端与浮渣区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9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式电机套以及电机
- 下一篇:螺旋桨及倾转旋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