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水平对置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71406.7 | 申请日: | 202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9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熊义哲;许敏;黄阳军;刘佳文;袁志远;杨晓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敏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1/03;F01M1/02;F01M1/08;F01M9/10;F02F1/24 |
代理公司: | 长沙沐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78 | 代理人: | 谢浪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水平 冲程 发动机 润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水平对置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涉及发动机润滑技术领域,包括气室盖组件、气缸盖组件、气缸组件、箱体、配气机构以及油底壳,还包括: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设置在油底壳与箱体之间,其接收曲轴活塞连杆的驱动进行吸油,并通过第一送油结构和第二送油结构对曲轴活塞连杆以及配气机构中的零部件进行润滑;第一回油结构,其设置在润滑模块上,通过重力使箱体内机油自然滑落至油底壳;第二回油结构,其设置在气缸盖摇臂室内,通过重力使气缸盖摇臂室内的机油自然滑落至油底壳。本发明通过第一送油结构和第二送油结构对发动机内各组件进行润滑,同时通过第一回油结构和第二回油结构可将机油进行回收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润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水平对置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小型通用汽油机在园林机械、农业机械、航空、航模等方面的应用数量不断扩大,而小型四冲程发动机以其经济性和可靠性受到欢迎,小型四冲程发动机普遍采用汽油加润滑油的混合润滑方式,或者使用油气润滑技术,这类润滑方式,润滑不均匀,存在机油消耗量大,烧机油导致排放差,同时,还会导致缸内积碳造成发动机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降低;
如公开号为CN108397255B,名称为《航空用水平对置活塞式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发明专利,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缸体主油道、设置于缸体中且与所述缸体主油道连通的左缸体油路和右缸体油路、设置于左缸盖中且与左缸体油路连通的左缸盖油路和设置于右缸盖中且与右缸体油路连通的右缸盖油路。该发明的航空用水平对置活塞式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左、右缸盖油路为并联结构;整个润滑油路呈规则分布,衔接充分,形成简洁顺畅的润滑油路,为发动机内运动件的润滑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提高了润滑油路布置的合理性,确保滑油系统的油压分布均匀。
如上述专利,其提出的应用于水平对置的航空发动机的完全分离的润滑系统,使用了机油收集器、机油滤清器、还包含涡轮增压器、液压挺杯、链条涨紧器等,整个润滑系统结构大,零部件多,成本高;而(微)小型的四冲程水平对置发动机(排量小至25CC)由于成本和结构体积小的限制(一般的机油滤清器、链条传动机构等尺寸可能占其整机的设计尺寸的一半大小),因此无法布置上述方案,且对于小型四冲程水平对置发动机来说,如果使用分离压力润滑,由于整体尺寸限制,高度方向尺寸小,气室重力回油困难,在设计上油和回油等完整的润滑系统存在一定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水平对置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水平对置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包括气室盖组件、气缸盖组件、气缸组件、箱体、配气机构以及油底壳,还包括: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设置在油底壳与箱体之间,其接收曲轴活塞连杆的驱动进行吸油,并通过第一送油结构和第二送油结构对曲轴活塞连杆以及配气机构中的零部件进行润滑;第一回油结构,其设置在润滑模块上,通过重力使箱体内机油自然滑落至油底壳;第二回油结构,其设置在气缸盖摇臂室内,通过重力使气缸盖摇臂室内的机油自然滑落至油底壳。
作为优选,所述润滑组件包括润滑模块,所述润滑模块上设置有贯通润滑模块的上油孔以及开设在润滑模块内部的主油孔;所述第一送油结构包括开设在润滑组件上的摇臂室上油路、润滑模块主油路、润滑模块副油路以及润滑喷嘴上油路;所述润滑组件还包括转子机油泵,其接收曲轴活塞连杆的驱动,所述转子机油泵上设置有与润滑模块上油孔相连通的前箱体上油油路以及与主油孔相连通的前箱体主油路。
作为优选,所述润滑喷嘴上油路上安装有喷油嘴,其用以调节从润滑喷嘴上油路喷出的机油的角度以及分散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润滑模块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摇臂室上油路相连通的摇臂室油孔,所述第二送油结构包括与摇臂室油孔上相连通的上油管,所述上油管远离润滑模块的一端和摇臂室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回油结构包括开设在润滑模块上的若干贯通润滑模块的回油槽,且若干回油槽开设在润滑模块主油路以及润滑模块副油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敏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敏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1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