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克曼菌及阿克曼菌后生元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脏脂肪病变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172542.8 申请日: 2022-09-26
公开(公告)号: CN115463159A 公开(公告)日: 2022-12-13
发明(设计)人: 贾世奇;马启明;余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5/741 分类号: A61K35/741;A61P1/16;A23L33/135
代理公司: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代理人: 高雁
地址: 51071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阿克曼菌 后生 制备 预防 治疗 肝脏 脂肪 病变 药物 保健品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阿克曼菌及阿克曼菌后生元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脏脂肪病变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所述阿克曼菌为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优选为Akkermansia muciniphilaATCC BAA‑835及其亚株。本发明提出,阿克曼菌活菌对肝脏脂肪病变具有预防或治疗性作用。进一步对灭活阿克曼菌研究发现,阿克曼菌后生元对肝脏脂肪病变亦有预防或治疗性作用,且后生元具有保存简便、生产便捷等优点,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阿克曼菌及阿克曼菌后生元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脏脂肪病变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是终末期肝病和肝移植的主要原因之一。NAFLD发病机理复杂,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的以肝脏脂肪沉积大于肝脏总重5%的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的积聚是肝脂肪变性的组织学标志,目前尚无有效药物。NAFLD的第一步病理特征就是肝脏的脂质沉积,即肝细胞和间质出现大量脂滴,称之为肝脏脂肪病变。肝脏脂肪病变在全世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全球普通人群中平均患病率约20%。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肝内脂肪积累,肝细胞内和细胞间质积蓄大量的脂滴。调节肠道菌群微环境及特异性益生菌丰度可以缓解肝脏脂肪病变。鼠李糖杆菌、双歧杆菌、植物乳酸菌等益生菌相继报道对肝脏脂肪病变甚至NAFLD具有预防或治疗性疗效,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菌。因此,调节肠道菌群与肝脏的相互作用成为近年来肝脏脂肪病变管理的主要靶点。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对肠道菌群的有益作用已在前期实验和人体研究中得到证实。但益生菌的具体功效因菌株而不同,因此筛选出具有高效保护作用,更能特异性发挥缓解肝脏脂肪病变的益生菌非常重要。2004年阿克曼菌被首次报道,相继证实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减重和减脂等有疗效,而对肝脏脂肪病变的预防或治疗作用未见报道。此外,活菌保存是益生菌的市场推广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阿克曼菌及阿克曼菌后生元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脏脂肪病变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对肝脏脂肪病变具有预防或治疗性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阿克曼菌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脏脂肪病变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所述阿克曼菌为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阿克曼菌后生元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脏脂肪病变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所述阿克曼菌为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

进一步的,所述阿克曼菌为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 ATCCBAA-835和/或其亚株。

进一步的,所述阿克曼菌后生元为所述阿克曼菌的灭活菌、裂解菌或培养上清液。

进一步的,所述阿克曼菌后生元的制备方法为于65℃-70℃进行20分钟-30分钟的巴氏灭活处理,即得到所述阿克曼菌后生元。采取其它灭活方式效果等同,如化学灭活等,均可制备阿克曼菌后生元。

进一步的,所述阿克曼菌或所述阿克曼菌后生元的药物或保健品制成制剂学上可接受的剂型。

进一步的,所述阿克曼菌或所述阿克曼菌后生元的药物或保健品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阿克曼菌的研究发现,阿克曼菌对肝脏脂肪病变具有预防或治疗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对阿克曼菌后生元制剂进行研究后发现,阿克曼菌后生元对肝脏脂肪病变亦有预防或治疗性作用,且具有保存简便、生产便捷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未经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2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