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75592.1 | 申请日: | 202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4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江;龚杨;刘光铭;曹建峰;刘胜强;兰平;吴琛;张新亮;张丛波;王鹏翔;李娟;于宏启;樊博涛;翁年平;王月凤;马世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G06F30/13;G06F30/23;G06T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刘俊玲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连续 转体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括:建立连续梁转体的BIM模型,所述BIM模型至少包括灌注桩基模型、转体体系模型和主墩柱模型;结构验算和碰撞检查,确定所述连续梁转体中的空间位置和高程;称重试验,确定连续梁转体中的配重方案,计算纵横向稳定系数,制定转体体系方案;连续梁转体施工并试转体,监测该转体体系方案是否稳定,正式转体,并设置防倾保险体系和限位控制体系;进行球铰封铰施工;转体就位后,施工合龙段。本发明提供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结合BIM技术,提高了施工的质量、保证了施工安全、缩短了施工工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转体施工是利用摩擦系数很小的球铰及滑道与转盘结构,以简单的设备,将已浇筑完成的两侧庞大桥梁结构,整体旋转安装到位。
中铁三局赣深客专跨龙河及京九铁路特大桥(48+80+48)m连续梁,针对该桥梁结构形式复杂,采用(48+80+48)m转体结构组合体系,结构受力较复杂;临近既有设施等施工干扰大,安全风险高;转动系统球铰安装精度要求高;大吨位转体、中跨和龙及边跨和龙等施工难点,转动系统球铰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该桥梁上跨京九铁路安全风险高,其中大吨位转体、中跨和龙及边跨和龙施工难度大。
专利号为CN20161114923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跨铁路桥转体连续梁施工方法”,公开了一种可适用于墩身距离既有铁路坡脚距离小时连续梁施工方法。采用中心支承转动、辅以平衡撑脚稳定的方案,并以中心支承为转体体系,在上下层承台间设置转动体系;上转盘两侧采用千斤顶作为牵引千斤顶,另设两台千斤顶作为启动助推千斤顶;牵引反力座布置于下承台,牵引索布置于上承台底部砼托盘上;箱梁浇筑完成后,启动牵引系统,上承台、墩身及箱梁形成的整体绕球铰中心位置的销轴旋转角度,到达位置后采用砼填充上下承台间的缝隙进行封固转盘,进行合拢段施工。但是该领域仍然有许多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例如如何方便实现对转体旋转角度这一关键技术参数进行精确控制,转动体系的各部件精确定位难、高程控制难等问题。
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因此为了实现转动体系精准、快速施工,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调整,保障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实现工程精细化管理,需要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建立连续梁转体的BIM模型,所述BIM模型至少包括灌注桩基模型、转体体系模型和主墩柱模型;
步骤二、基于所述BIM模型进行结构验算和碰撞检查,确定所述连续梁转体中的空间位置和高程;
步骤三、基于所述BIM模型进行称重试验,确定连续梁转体中的配重方案,计算纵横向稳定系数,制定转体体系方案;
步骤四、根据所述BIM模型调节后的转体体系方案,进行连续梁转体施工并试转体,监测该转体体系方案是否稳定,若稳定,则正式转体,若不稳定,则调整转体体系方案并再次试转体,直至稳定再正式转体;
步骤五、正式转体,并设置防倾保险体系和限位控制体系;
步骤六、进行球铰封铰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5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