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交易的多重监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77023.0 | 申请日: | 202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0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楠;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08;G06Q40/04;G06F21/6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红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交易 多重 监管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金融监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交易的多重监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监管密钥对用户交易进行加密,构造区块链交易;多个监管机构中的任一监管机构逐级获取下一级监管机构的监管密钥,直到获取到直接监管机构的监管密钥,计算得到金融机构的监管密钥;任一监管机构根据金融机构的监管密钥计算得到区块链交易的密钥,通过该密钥解密区块链交易,以对区块链交易进行监管。采用本方法,任何一级监管机构都可以通过获得金融机构的监管密钥来解密区块链交易的内容,从而实现对金融机构的多方多重监管,并保护用户交易隐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金融监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交易的多重监管方法、基于区块链交易的多重监管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为金融活动提供了方便的工具,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可以作为一个可信任的第三方来管理数字资产,可以实现较为复杂的金融政策或者金融活动,同时避免了人为的错误。通常,区块链数据在共识节点的范围内是可见的,因此区块链本身是公开透明的。区块链技术对金融活动的合规性或用户的隐私提出了挑战。
金融机构通常会受到多方监管,可能根据业务需要同时对某个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监管机构往往是层级结构,高层级监管机构要能够监管低层级监管机构监管的金融机构。
在区块链交易中,当强度较高的隐私保护技术应用后,在隐私保护的同时为监管机构留下后门,使得监管机构可以看到交易的发送方、接收方地址及交易的金额,往往难于实现。目前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同态加密算法保护金额,通过零知识证明技术证明交易合规,通过密钥托管等方法实现监管。采用零知识证明技术的方案目前仅支持事后取证,并不能用于主动发现金融活动中的问题,且上述的解决方案没有针对多重监管的细化方案,不能满足多方多重的监管需求。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条件下,实现多方多重监管(不同层级的多个监管机构对同一金融机构的监管),让金融机构在监管下合规的利用区块链技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交易的多重监管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交易的多重监管方法,包括:
作为区块链节点的金融机构根据金融机构的监管密钥对用户交易进行加密,构造区块链交易;
多个监管机构中的任一监管机构逐级获取下一级监管机构的监管密钥,直到获取到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管机构的监管密钥,根据直接监管机构的监管密钥计算得到金融机构的监管密钥;所述多个监管机构中至少有一个最高监管机构且至少有一个直接监管机构;
任一监管机构根据金融机构的监管密钥计算得到区块链交易的密钥,通过该密钥解密区块链交易,以对区块链交易进行监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金融机构构造区块链交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最高监管机构的监管密钥,根据最高监管机构的监管密钥生成下一级监管机构的监管密钥;生成金融机构的监管密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生成金融机构的监管密钥,包括:
在金融机构仅有一个直接监管机构的情况时,根据直接监管机构的监管密钥生成金融机构的监管密钥;
在金融机构有多个直接监管机构的情况时,随机生成金融机构的监管密钥,金融机构的监管密钥与直接监管机构的监管密钥构成旁系不可解函数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作为区块链节点的金融机构根据金融机构的监管密钥对用户交易进行加密,包括:金融机构根据金融机构的监管密钥生成区块链交易隐私保护所需的参数或密钥;根据所述参数或密钥对用户交易进行加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金融机构根据金融机构的监管密钥生成区块链交易隐私保护所需的参数或密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7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